晨星LL 作品

第1463章 超越“未來”的概念

    說到這裡,周院長停頓了片刻,斟酌了下措辭之後,繼續說道。

    “而剛才陸教授,算是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

    “不用看得見的材料印刷集成電路,而是在看不見的化學鍵上動手術,使其形成一條僅僅存在於邏輯上的抽象電路。”

    “對於這條抽象電路,導線就是自由電子在材料表面上移動的宏觀軌跡。當這條軌跡能夠穩定保持,或者在概率學的意義上收束成一條有限寬度的電子帶……那它毫無疑問就是電路。”

    “如果這種技術真的能實現的話,我們甚至能夠在石墨烯的表面直接刻出我們需要的電路,不但印刷集成電路的難度將大幅下降,電路的集成度更是將幾何式地增長!”

    蔡明瑞愣愣地看著周院長,表情動容說:“……這麼誇張的嗎?”

    雖然他不懂材料學,但對目前電子工業發展的困境還是瞭解的。

    經過了一個世紀的發展,碳基芯片可以被挖掘的空間已經非常狹窄了,然而除了碳材料之外,他們又找不到比它更合適的代替品。

    畢竟,這是在元素週期表上就被限制死了的東西……

    看著蔡校長臉上震撼的表情,周院長稍稍放寬了語氣說道,“只是一種關於技術路線的猜想,你也別太當真。能不能實現沒個百八十年的反覆論證和嘗試,我看也懸……畢竟,這概念實在是太超前了。”

    “不過能提出這樣的概念……”

    “我也只能說不愧是陸院士了。”

    如果將關於芯片的研究類比成堆積木,那麼這數十年甚至上百年以來他們研究的焦點,都是如何將積木切的儘可能小,或者用盡可能少、儘可能輕的積木,來完成那座又高又窄的現代科技的大廈。

    然而那個男人的做法,卻是另闢蹊徑。就好像別人都在琢磨著堆積木的技巧的時候,他拿著一把篆刻刀,直接在這積木上雕了一座大廈出來。

    毫無疑問,這樣是一座大廈。

    而且絕對是所有人都沒見過的那種。

    不管這條研究思路是否能夠做出成果,它都無可爭議地為22世紀的電子工業未來發展方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想到這裡,周院長的臉上也是不禁寫上了服氣這兩個大字。

    以前常聽人說,也常看書上講,那個男人已經站在了人類心智的巔峰,而以前的他卻一直沒太當回事兒。

    畢竟歷史無論如何都是歷史,死去的人不可能復生,假使復生了也只是被歷史拋下的老古董,對未來沒有任何益處。

    然而就在今天,他算是徹底領教到了,那是一種怎樣恐怕的力量……

    -

    (爆竹聲中一歲除,祝大家鼠年快樂!身體健康!昨天大年三十,碼字還是有些不方便,今天的更新稍微晚了點,讓大家久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