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一點 作品

468 《三國·赤壁》導演和誰演曹操

    周公子準備套點情報,多少做個準備,萬一有機會呢。

    胡婧也無所謂她的小心思,反正她本人已經確定不會在裡面擔任重要女主角,甚至估摸著繁星那幾位已經得到消息,也不介意給周公子透點風。

    “三國,赤壁之戰。”

    …

    “三國赤壁之戰,是無數觀眾耳熟能詳的劇情,文戲和大場面極具魅力,並有大量人氣角色出場……”

    繁星大廈會議室,副總丁鷹熟練的使用會議室大屏幕的ppt,為曹軒以及相關領導、負責人講訴計劃。

    這部暫定名為《三國·赤壁》的電影,早在去年年末,就在韓三爺和曹軒的屬意下籌備,並獲得了某局乃至宣傳口領導的大力支持。

    旁的不說,相關領導就直接幫忙解決了動用部隊幫忙拍攝的難題,兩個團以內,劇組可以直接交涉聯絡。

    有領導的大力支持,曹軒和韓三爺也就更放得開。

    《三國·赤壁》擬定上、下兩部。

    上部主角一番是諸葛亮,從新野撤退開始拍,長坂坡單騎救主、喝斷當陽橋等名場面也在,然後是聯孫抗曹,舌戰群儒、草船借箭,最終正式迎來赤壁大戰。

    下部主角一番是周瑜,蔣幹盜書,反間計幹掉蔡瑁張允,苦肉計和黃蓋一唱一和,計騙鐵甲連環,最終火燒赤壁,談笑間讓曹操的大軍灰飛煙滅。

    劇本編寫,曹軒請了豪華編劇團。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資治通鑑》作者司馬光、《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等三國曆史相關編寫者。

    不過這些位已經不在了,真正活著參與劇本創作的編劇是後面這幾位。

    94版《三國演義》的兩大編劇杜家福和朱曉光。

    知名歷史編劇,《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編劇劉和平。

    《霸王別姬》《活著》的編劇蘆葦也在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蘆葦也是原時空《赤壁上》的編劇之一,不過據他自己所說,自己的劇本早就被吳白鴿棄用,最後的成品很大一部分不是他寫的。

    而之所以被棄用的原因,蘆葦本人更想挖掘戰爭和當時的局勢下東吳周瑜等將士的壓力和內心,主題是不畏強暴,為信念和獨立而戰。

    而吳白鴿則一心倡導【和平】,格外注重小喬的戲份。

    不但有萌萌站起來,最後還讓小喬潛伏曹操身邊做臥底,從天下兩大勢力集團的爭霸,變成黑幫老大搶馬子………

    《三國·赤壁》基本上以上述的幾個編劇為主。

    94版《三國演義》那兩位更多的是顧問色彩,參與創作不多,主要是把關。

    真正把控電影劇本的是劉和平和蘆葦,劉和平排名在前,負責塑造權謀和歷史厚重感,蘆葦排名在後,在歷史劇情的框架下,挖掘人物內心和光輝。

    此外,還有四個繁星在職編劇給予輔助,都是繁星旗下劇本創作中心的好手,都獨立負責過某個項目,能力和經驗都不錯。

    劉和平和蘆葦的能力沒得說,但兩個人一個是歷史證據出身,一個是文藝電影,而《三國·赤壁》則是商業大製作。

    曹軒怕這兩位出手,劇本弄得太深沉或者文藝,所以加了四個編劇編劇。

    這些都參與過成功的商業影視項目,對時下的影視市場有著自己的嗅覺和敏銳,能夠極大的綜合平衡劉、蘆,免得他們放飛自我。

    編劇團隊現在已經開始創作,明年才開機拍攝有的是時間不斷打磨,曹軒等人也不急。

    反倒是導演人選,是現在的重中之重。

    劇本走向、前期籌備,選角選景很多方面都得導演親自把關,更何況如此大的項目,週期長、任務重,更是要儘快選出,免得耽誤。

    今天說是劇本會,但實際上更多的是討論導演人選,相比之下,其他的反倒是小問題。

    “陳凱哥怎麼樣?”

    有個中影高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現場一片沉默,不少人直接不掩飾的拿出了看傻子的眼神。

    雖然仍然不少人還覺得《無極》只是一場意外,但陳大導終究還是被拉下了神壇。

    而且《無極》的慘痛例子擺在眼前,現在還不到半年,韓三爺想到他就頭疼,怎麼可能再把這麼大一個項目交到他手上。

    曹軒更別說了,他就是自己當導演,也不可能讓陳大導糟蹋他的錢。

    “吳白鴿呢?最近聽說他有回國發展的想法。”

    “他從來沒有接觸過任何歷史題材電影,還拍砸過大製作,我不看好他。”

    曹軒直接擺明車馬反對,吳白鴿現在的聲望還是不小的,90年代末闖蕩好萊塢,《碟中諜2,》甚至拿下了2000年全球票房總冠軍。

    單從商業票房履歷來看,他是華人導演的代表,聲名赫赫的李桉,在未拿到奧斯卡【最佳導演】之前,也在排在他後面。

    正因為如此,原時空吳白鴿一回國,就馬上得到了中影的大力支持,拿下了數億投資,拍攝《赤壁》。

    不過現在有了曹軒,吳白鴿起碼糊弄不了繁星。

    為了防止有人還有僥倖之心,曹軒直接點破了這位曾在好萊塢的經典戰績——

    差點讓好萊塢巨頭米高梅破產!

    2002年,已經處於公司困頓期的米高梅豪賭一把,拿出公司歷史有史以來最大的投資1.2億美元讓吳白鴿拍攝《風語者》。

    結果上映三週票房將將3000萬美元,米高梅培的褲衩子都沒了,高層直接引咎辭職,本來就艱難的局勢越發雪上加霜。

    有一說一,米高梅的事情很複雜,不能把所有的原因都歸咎在吳白鴿身上。

    但《風語者》票房慘敗,給予風雨飄搖的米高梅一記重拳,也是不可爭辯的事實。

    也是因為如此,原本在好萊塢發展順利的吳白鴿就沒有在好萊塢拿到過項目,只是擔任一些項目的監製和製片,後來才回國發展。

    中影和其他人對這位有名導光環濾鏡,哪怕可能知道點內幕,也下意識忽略或者抱有僥倖。

    曹軒知道這位的發展,更能明白對方的斤兩,所以並不在乎所謂的“名導光環”。

    繁星是項目主控方,曹軒強烈反對,吳白鴿就肯定不可能入選,部分支持者有些遺憾,又搬出了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