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三 作品

第五三七章 新一屆【龍蛇榜】

孫大人專門請房報國和喬爭輝吃了頓飯,鄭重的將陽關城託付給他們,秘密交代了許多事務。兩位七境不敢怠慢,別的不說,孫大人請的這頓飯,是孫長嫣煮的,整個大吳朝有幾個人能有此等榮幸?

孫長鳴帶著真假兩個妹妹,以及真妹妹的小跟班兩人,又以及真妹妹的小跟班的舔狗一隻,啟程返回氓江都司。離開陽關城的時候,孫大人收集了大量的特色食材,打成了一個大包袱,足有一間屋子那麼大,丟給了玉靈:“不準放進儲物錦囊!”

玉靈小小的身子,可憐兮兮揹著小山一樣的大包袱,離遠了看見不到人,那包袱好像自己能動似的!

梁毅有心幫忙,在孟丫丫面前表現,卻攝於某位大人的淫威不敢開口。

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但孫大人有九成把握,向國師告密者就是玉靈!

關鍵玉靈這丫頭沒有當間諜的經驗啊,自己先心虛了,被孫大人懲罰,也不敢反抗,也不會狡辯,孫大人就十成肯定就是她了。

回到氓江哨所,小姐受到了哨所中所有人的熱烈歡迎!小姐在的時候,雖然不大分給他們食物,但是獵到了高階妖獸,或是採摘到了什麼稀罕的蘑孤、靈果,也能從小姐那裡換來小半碗,小姐不在的這段時間,饞的大家沒精打采。

孫大人先去了氓江都司,用了整整三天時間,才把積壓的各種事務處理完畢,然後趕回氓江哨所——孫大人不放心,因為他把天命公主也留在了哨所裡。

孫大人一回來,遠遠的就看到小公主衣衫襤褸、滿面塵灰,趴在門檻上朝他伸出手,淒厲的呼喚:“哥哥……救我呀……”

孫大人長鬆了一口氣:“演的還挺像。”

小公主跳起來,氣鼓鼓的:“我是真的受了欺負,她們三個欺負我一個!”其實並沒有,孫大人不在,一切戰爭都消停下來。觀眾都不在演給誰看啊?

倒是氓江哨所的一些校尉們,這三天裡當起了二道販子,賺翻了!天命公主對絆腳石恨之入骨,又對絆腳石的美食饞的直流口水。憨妹說什麼也不會分給她,她就去獵殺高階妖獸,從校尉們那裡換!

這三天裡,已經有好幾個校尉,靠著這生意晉升第五大境了。

孫大人在哨所裡住下來,開始用心檢查那一枚骨針。仔細研究了大半天之後確定這東西應該沒有什麼隱患,又覺得不穩妥,去找二弟詢問了一下——後來覺得自己愚蠢了,直接問二弟不就好了?

骨針沒有問題,孫大人就決定煉入第二座小天地。同時他準備將後院地下,埋著的那兩塊石牌也煉進去。

孫大人雖然已經是第七大境了,仍舊不知曉這兩半石牌到底是什麼寶物。石牌能夠將普通的土壤變成了“千金壤”,這威能當真非同小可,孫大人如今手中掌握的諸多寶物,能與之相提並論的也不多。

如果將石牌煉入小天地,也就需要把後院的諸多靈植移栽進去,其中有葡萄兒子,孫大人提前聯絡了,問一問這樣做是否可行。

九界天現在不用避著人和孫大人聯絡了,多少有些明目張膽。這一次討論的宗旨是:一切都是為了兒子好。

九界天是同意的。葡萄兒子進了孫大人的小天地,的確有可能再也無法離開,可是九界天也看出來了,孫大人身負大機緣,他的小天地未來的某一天,極可能演化為一方真正的天地!

如果真有那一天,葡萄兒子便是“創世”級別的元老靈植!豈不比在八荒世界這種天軌曾經逆變過一次的世界更有前途?

孫大人得了人家孃親的許可,這才著手先將骨針煉化,然後是石牌——石牌不能被煉化!孫大人嘗試了好幾次,最終只能放棄,將石牌移入小天地便可,然後把鴆蕨、兵家血藤、葡萄兒子等靈植移栽進去。

靈植到了“生生不息”小天地中,勐然成長了一大截,葡萄兒子爬上了半空,有提前“成年”的跡象!

老母親很欣慰。

而煉化了骨針,收容了石牌的小天地,威能勐增數倍,隱隱超過了第一座“不死不滅”小天地。這其中,大半都是石牌的功勞。

孫大人發現,石牌收容在小天地中,自己能夠緩慢的“參悟”石牌——只是這速度太慢了,怕是得幾百年,才能真正弄明白石牌到底是什麼寶物。

至於栽種那一枚乾果,還是穩一手,等等再說。

孫大人處理完了小天地的事情,出關來發現孟河北蹲在門口:“大人,新一屆的即將開始,京師那邊發來邀請,咱們要不要派人參加?”

距離上一屆其實沒過去多長時間,可是因為孫大人太逆天了,所有人都認為他早已經超出了的範疇。排定的乃是“新一代俊彥”,所以大吳需要重新排定一屆龍蛇榜,給年輕的修士們樹立起榜樣。

如果繼續用孫大人做榜樣,大家都沒動力,因為追不上啊。

“柳值大人也讓人傳來消息,這次是陛下的意思,陛下繼位時間也不短了,想誇耀一下功績。”

孫大人點點頭:“你跟其他人商量一下,派人去就是了。這種事情不用來打擾本大人。”

孟河北這才說出了自己的真正目的:“屬下想選派我妹妹去。”

三小隻一體,孟丫丫要去,孫長嫣肯定也去。孫大人覺得並無不可:“去吧。”

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大吳。這段時間以來,大吳朝兼併南尼,收服安泰國,遠征紅夷蠻種,北原和桑島臣服,又大敗九巫妖廷,可謂是蒸蒸日上,已有了中興之相。從官方到民間,都有“誇耀武功”的意圖,給了大家一個機會,大吳朝的修真界,很想讓天下都知道,我們大吳修士“後繼有人”。

不光是大吳朝內部,北原三十六部、西南諸國和桑島都會選派年輕才俊參加這一次的,可謂是一場東土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