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湯豆苗 作品

357【送君一程莫彷徨】

 在蕭望之因功晉升之前,韓靈符是唯一憑藉扶保江山之功加封國公的武勳。

 陸沉對這位老人的履歷很瞭解。

 十五年前河洛失陷之時,韓靈符身為江南道行軍總管,第一時間擁護李端登基即位,他麾下的七萬多廂軍也成為如今大齊京軍的前身與骨架。

 簡而言之,韓靈符是京軍南北兩衙的奠基人。

 只不過這位老人因為身體抱恙,多年前便退出朝堂,很久不曾過問朝政。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他沒有因為自身的資歷就對朝廷軍務指手畫腳,亦不許家中子弟從軍,只准他們參加科舉謀個一官半職。

 也是因為這種種高義之舉,韓靈符在京軍將士心中的地位很崇高。

 看到這位老人出現後,郭從義和王晏等人後背忽地泛起細密的汗珠。

 “老臣參見陛下。”

 韓靈符顫顫巍巍地躬身行禮,李端連忙開口阻止。

 韓靈符卻堅持行禮,緩緩道:“陛下,老臣怕是沒有多少時日,今日若不行禮,或許這輩子都沒有機會了。”

 李端面上不由得浮現傷感的神情。

 韓靈符又看向滿面感慨的李道彥,微笑道:“明達公,近來可好?”

 李道彥連聲道:“好,好,有勞國公記掛。”

 韓靈符看了一眼仍舊跪在地上的重臣們,輕嘆一聲道:“諸位大人,老朽自從七年前乞骸骨,便打定主意不再涉足朝堂。老朽亦知,諸位皆是忠心耿耿的重臣,論理不該老朽來多嘴朝中大事。只不過……陛下,能否先讓他們起來說話?”

 李端頷首道:“韓公開口,自無不可。眾位愛卿都平身吧。”

 “謝陛下。”

 樞密使郭從義第一個站起來,其他人紛紛起身。

 韓靈符扶著陸沉的手臂,往側前方走了兩步,來到郭從義身前。

 堂堂樞密使躬身垂首,見禮道:“末將拜見國公爺!”

 當年郭從義能從一介廂軍都指揮使進入大齊軍方中樞,除了他本身是江南大族出身,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韓靈符的提攜。

 其實不光他一人如此,王晏、劉守光和李景達等軍方大人物,或多或少都受過韓靈符的恩惠。

 時光倥傯,當年的晚輩已經成為大齊的中流砥柱,在軍中各有一大批擁躉,而曾經和李道彥並稱江南雙壁的韓靈符垂垂老矣,除了家中那點親兵之外,在軍中再無嫡系勢力。

 當年的恩情還有多少人記得?

 韓靈符望著面前恭敬的樞密使,緩緩道:“郭樞密,老朽乃是將死之人,有些話可能沒什麼道理,你且姑妄聽之。”

 郭從義汗顏道:“國公爺此言讓末將無地自容,還請國公爺直言吩咐。”

 韓靈符蒼老的面龐上浮現一抹淺淡的笑意,道:“關於京軍改制一事,陛下前幾日派人相問,老朽仔細想過,其實這是一件好事。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這個道理相信你們都能明白,一味故步自封只會造成沉痾痼疾的結果。”

 郭從義頷首道:“國公爺所言極是。”

 韓靈符又看向王晏說道:“上將軍,老朽明白你的顧慮,但是你也該替陛下考慮一番。不光這兩年的北伐之戰,在過去那些年的邊疆衝突當中,京軍的表現確實不盡如人意。如今陛下有這樣的規劃,又有邊軍將士入京的契機,不妨稍作調整以觀後效。”

 王晏心中一嘆,垂首道:“是。”

 其實韓靈符說的這些道理不重要,關鍵在於他今天拖著老邁的身軀入宮,用他積攢了大半輩子的香火情幫天子說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