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第 228 章





這個信紙上寫的明明白白,署名便是沈懷山和陳秋荷,可以自行離去,迴歸原處。




喬麗華點點頭,“對。”




“沈叔,陳姨,你們把文件收好,這便是你們離開前進大隊的憑證,甚至回到北京落戶,也靠著一張紙了。”




沈懷山和陳秋荷一下子就知道了,這一張紙的重要性,旋即便謹慎的收了起來。




看到這後。




喬麗華方才道,“恭喜沈叔陳姨,守得雲開見月明。”




讀書人就是不一樣,說話還怪好聽的。




陳秋荷紅了眼,“謝謝。”




“謝什麼,這是你們應得的。”喬麗華和沈美雲的關係好,她在拿到這些文件後,來的第一戶人家,便是沈家了。




勝利公社被下放了六個人,分別分佈在不同的大隊,而喬麗華在拿到這些文件調令後,便來找沈懷山了。




畢竟,她和沈美雲是好友,而沈懷山和陳秋荷也多次幫助過她,於情於理,她都應該來最先來找對方。




喬麗華也是真心實意為他們感到高興。




沈懷山看著喬麗華,心中感慨萬千,誰能想到呢,當年那個哭的下不得炕的小姑娘,如今已經能獨當一面了。




雙方沒有多說,畢竟這裡人多口雜。




喬麗華長話短說,“拿到調令後,你們便可以收拾東西歸家了,具體時間你們可以自己安排。”




沈懷山點點頭,等喬麗華離開後。




大家唰的一下子把沈懷山和陳秋荷給圍著了。




“沈大夫,你們走了,以後還會回來嗎?”




“對啊,衛生室這邊你還來嗎?”




“你走了,我們大家找誰在看病啊?”




沈懷山看病的醫術好,而且診費也便宜,有沈懷山在這裡的這些年,大家不知道方便了多少。




社員們這話一說,就被老支書喝住了,“以前沒有沈大夫的時候,咋地?你們沒過日子嗎?”




“人家沈大夫本來就不是我們前進大隊的人,如今要回到他們該回的地方,上面的領導都批准了,怎麼?你們要攔著他們不讓走嗎?”




這話一說,大家頓時安靜了下來。




“不是,我們沒有那個意思,沒有不讓沈大夫走,只是捨不得他們。”




“是啊,沈大夫在咱們前進大隊這些年,我們早已經把他們當做自己人了。”




這不,自己人突然要離開了,大家都有些不適應。




沈懷山,“我知道大家的意思,這麼些年來,我們一家人在前進大隊,也得到了大家不少的照顧。”




“在此,我謝謝大夥了。”




他還拉著陳秋荷一起朝著大家道謝。




見到這場面,大家頓時抬手去拉她,“別,是我們謝謝你啊,要不是你在這裡,咱們這裡好多人都不一定還能站在這裡。”




從沈懷山手裡救下來的人呢可不止是一個兩個了。




沈懷山笑了笑,寒暄過後,大家都離開了,沈懷山則是找到了老支書,這裡也沒外人了,他便單刀直入道,“老支書,我想和您打聽個情況,像是我和愛人這種屬於直接返城,但是我大舅哥如今一人在前進大隊,我們也不放心,想要把他一起帶到北京去。”




“不知道,這裡面需要什麼條件?”




這可真把老支書給問得倒了,畢竟,這是以前歐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他思索了下,“這個具體要怎麼操作,我還真不知道,不過,我可以給你介紹個人,你去問下。”




“誰?”




“喬知青。”




這不是自己人了?




沈懷山沉思了片刻,“成,那我朝著喬知青打聽清楚後,在來找您。”




“不過,我大舅哥到底是前進大隊的人,如果公社那邊能夠走通關係,不知道這邊?”




試探的語氣。




老支書卻一下子聽懂了,他當即也不含糊,“只要公社給了法子,我自然是同意的。”




陳荷塘雖然是前進大隊的人,但是他又和大家不一樣,他屬於獵戶,平時也不參與大家的勞作,甚至工分都不在生產隊,他留或者走,對於前進大隊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有了您這話,我就放心了。”




沈懷山從老支書家告辭後,便準備去找喬麗華,可惜喬麗華不在,她去生產隊處理公務了,也就是挨個給大家送調令。




一直到了晚上,沈懷山這才在知青點找到了喬麗華,畢竟白日喬麗華要出去忙工作,晚上卻還是要回知青點落腳的。




“喬知青,是這樣的,我們想要回北京後,把我大舅哥也帶上,不知道這裡面具體怎麼操作?”




喬麗華還真知道,因為她之前就處理過一件這樣的事情。




她便直說了,“要有家庭或者是單位接收,在或者是有北京戶口。”




“這三者只要滿足其一就可以了,不過家庭接受的話,這是按照投奔來算,如果到時候在遇到北京人口大精簡,這類人是第一時間會被清理出北京城的。”




以前不是沒發生過這種事情。




當城裡飽和到一定地步後,城裡便會安排大精簡,而被精簡的人,便是投奔的親戚,沒有固定工作的人,以及盲流這類人。




如果陳荷塘按照投奔親戚來看,對方可能就會被精簡,當然這個風險是極大的。




這下,沈懷山聽明白了,“那如果有單位接收呢?”




喬麗華詫異地看了他一眼,她可比誰都知道這裡面的難度了,見對方篤定,她便說,“這是最好的,有單位接受,就相當於給陳叔上了一層保險。”




“公社這邊辦手續開證明的時候,會不會有為難?”




喬麗華搖頭,“不會,正常的手續走即可。”




她問,“陳叔是和你們一起離開嗎?”




沈懷山,“對,是有這個打算,但是現在還不知道具體的流程,先打聽清楚這些。”




喬麗華眼裡帶著一絲羨慕,“你們對他真好。”




帶著陳荷塘一起回到北京,並且解決單位的事情,那就意味著陳荷塘以後是北京人了。




這和漠河人,簡直是天差地別。




沈懷山笑了笑,“是我大哥對我們好。”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他們在前進大隊這些年,全憑陳荷塘罩著養著的。甚至,連帶著房子都是住的對方的。




他們落難的時候,陳荷塘幫了大忙,如今他們解決了困境,自然要把陳荷塘一起帶走的。




這裡哪裡都好,唯獨醫療條件太差了,甚至生存環境比起北京來,也要差一些。




讓陳荷塘去北京療養下,說不得身體裡面的那些毛病,也會被慢慢養好。




喬麗華心中感慨,“你們都是好人,所以才會這樣選擇。”




“好了,沈叔叔,提前祝您一路順風。”




她這些天才拿到的通知,挨個生產隊的跑,怕是到時候沒機會去送對方了。




沈懷山自然不在乎這個,他點點頭,“麗華,你在這裡也照顧好自己。”




陳秋荷也說,“是啊,也別太拼了,身體最重要。”




喬麗華知道,但是,她沒辦法停下來,因為她身後空無一人,她只有不斷的朝著前面走,才能達到她想要的日子。




她苦笑了一聲,“陳姨,我知道的。”




但是,知道歸知道,現實歸現實。




陳秋荷拍了拍她手,不知道說些什麼,張了張嘴,千言萬語化為一句,“保重。”




這一別,不知道他們將來還能不能見到對方?




大家都不知道。




等陳秋荷和沈懷山離開後,知青點先是安靜了一下,接著便熱鬧了起來。




“你說,我們有沒有回北京的可能?”




曹志芳突然問道,她是六七年來的,如今已經整整十年了,從十八到二十八歲,最好的青春都留在了這一塊黑土地上。




她這話一問,知青點的幾個人,齊刷刷的看向喬麗華,要知道喬麗華如今在公社當幹部,消息最為靈通的。




喬麗華的臉上已經有了幾分威嚴,她搖頭,“別看我,沒消息。”




曹志芳有些失望,她捏著手裡的麻草有一搭沒一搭的搓著,“我怎麼聽說,隔壁市有知青返城了。”




“他們用的是病退。”




大家為了能夠離開下鄉的地方,幾乎是想盡了辦法。




喬麗華沉默了下,“那是隔壁市,我們公社起碼目前還沒有消息。”每個地方不一樣政策自然也不一樣。




曹志芳聽完這話,有些心灰意冷了,她也不在搓草繩了,每天搓五斤草繩,換一毛錢回來,可以買些鹽巴這些,起碼飯菜是有鹽的。




她躺在炕上,雙眼無神的盯著屋頂的土方,“不知道我這輩子還有沒有機會回北京。”




他們這些人,做夢都想回去的。




“說什麼喪氣話?”




喬麗華作為老大姐,她拍了下曹志芳的肩,“在等等,將來肯定會有消息的。”




“肯定會的。”




知青點現在四個女知青,一個男知青,一共五個人,他們都是熬了好多年。




喬麗華的話,給大家又續上了勇氣。




“會嗎?”




“肯定會的。”




喬麗華在公社上班這麼多年,這點政治敏銳度還是有的,既然老師們都會被平反回家,那麼他們這批知青,也應該會有那麼一天的。




而且也不會遠了。




“希望那一天快點到。”




曹志芳喃喃道,“我真是一天都不想在這裡待了。”她想念北京大雜院裡面的水龍頭,她想念正陽門下賣的芝麻燒餅,她更想念那寬闊的大街,以及□□的熱鬧和王府井的人來人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