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韌青銅 作品

第二百十三章 鍾繇迎合曹操之意,戲煜辦學受阻


                 此時,戲志才因吃了些酒,言語間,甚是激動。

  就在此時,衙署之外,隨著一陣匆忙腳步聲傳來,荀彧徑直走了進來,對著曹操深鞠一躬,執禮一拜,“主公,徐州之事你可曾知曉?”

  曹操指了指案牘之上,勉強笑道:“哈哈,剛剛得知。”

  “奉義早已命人將此事通報於我,怎奈山高路遠,送信之人有所耽擱,怎麼,你看都已知道奉義辦學之事了?”

  荀彧語氣稍顯生氣,“主公,此事絕不能放任奉義胡來!”

  戲志才見荀彧與他意見相合,這才放下心來。

  “潁川多才子,荊襄有隱士,他們哪一個不是儒學之士!”

  “如若推行奉義的辦學之策,豈不是要將他們與醫,工,木匠,農民,商賈這些卑賤之人相提並論。”

  聞言,曹操臉色微變,但依舊沉默不語,心中卻是不停思索之中。

  此刻,曹操最疑惑的是,戲煜為何特意派人將這書簡送到許昌。

  以曹操對戲煜的瞭解,此人做事甚是謹慎,一般很少衝動行事。根據已有經驗,曹操不得不重視此事。

  此刻,曹操更是懷疑戲煜是否真有那本《天書全經》神書,或者之物。

  起初本來一句捧戲煜以增加其名望的話,如今看來越發要成為現實了。

  更讓曹操難受的是,在徐州離別前,戲煜曾囑咐他要穩住,別浪。

  可這才沒幾月時日,戲煜倒是顯得有些做事不穩了……

  曹操陷入沉思之中,至於戲志才和荀彧,荀攸等人所言,他根本沒聽進去。

  許久之後,曹操這才沉聲說道,“請鍾繇前來議事。”

  鍾繇年紀最大,更是有著很高的威望與學識,在士族階層之中,僅僅有的“大家”之一。

  上次楊修之事,曹操既往不咎,鍾繇安分了很多,甚少出來參合事情。

  此刻,曹操很想知道這老傢伙對戲煜辦學一事的看法。

  ……

  半個時辰後,鍾繇輕撫鬍鬚,仔細看完了戲煜送來的簡書。

  他放下簡書,看了看眾人,隨後看向荀彧,問道:“文若……此時你如何看待?”

  “呵呵,我正要聽聽伱的看法,你怎反倒問起我來……!”

  戲志才:“你就趕緊說說你的看法,主公也等著呢!”

  曹操跟著笑道,“就是,你有何想法,趕緊說與我等聽聽,不可再賣關子。。”

  聞言,鍾繇微微一笑,說道,“此乃莫大好事啊……”

  “好事……”

  荀彧與戲志才頓時就愣住了。

  荀攸心中也是驚訝不已:戲煜推行的辦學之策,何以見得是好事?

  一旁的曹操聞言,頓時也好奇道,“何以見得是好事,趕緊說說其中緣由。”

  鍾繇立即說道,“如今北有袁紹,南有劉表,孫策則居江東。在西還有李傕,馬騰,韓遂,張魯等人,四面皆是強敵,於主公你甚是危險。”

  “所以,在我看來,戲大人戲國舅此舉,定是為了爭取民心所向,百姓之歸附。”

  曹操微驚,說道,“還請細說。”

  鍾繇細細說道,“工匠者,乃是軍備製造之本,於製造軍備,修築城牆甚是有用。”

  “醫者,救死扶傷,穩固百姓及兵士力量,甚是有用。”

  “商人,推動錢糧貨物流通,以保各地富足有錢糧。”

  “各行各業之百姓乃立足之本,分三六九,人數之眾,不可小覷。如今,這些人一旦可以進入學堂,日後必當減少士族儒生可得之官位。”

  “再者,諸位可曾細看,國舅設立的這些官職,盡是領俸祿而無實權。”

  荀彧言道,“一旦教員培養出名士,地位及身份定當提升,權力自然跟著水漲船高。”

  鍾繇聞言,耐心解釋道,“呵呵,這只是其一。”

  “更為重要的是,只要戲大人這辦學之策能在徐州順利推行,不出三年,徐州城裡畢竟出現大批工匠,醫者,精通農耕水利之術的農民,學識深厚之儒生,以及經商之人,如此,對徐州乃至主公,豈不是美事一件?”

  聽得鍾繇此番言論,曹操只覺得茅塞頓開,心中甚是震撼,實在未曾料到戲煜謀略如此厲害。

  曹操忍不住心中陣陣激動:鍾繇這老頭倒是與我不謀而合,甚合我意。

  戲煜真是沒讓我失望。

  當然,這一切也正是戲煜心之所想。

  通過辦學,培養更多的有學識的工匠,從而可以製造出更多器具,有了這些器具,工匠們又可以藉此研發更加先進的設計。

  鍾繇見曹操甚是滿意自己的言論,更加肯定道:“正所謂,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國舅此番推行辦學之策,正是在為主公培養大量管理勞力者之人。”

  聽得鍾繇一席話,曹操十分信服,少許過後,說道,“吾已有決斷。”

  “爾等暫且回去,奉義辦學之策,諸位定要好生支持,我更是會一直支持奉義。”

  聽得此言,戲志才與荀彧等人相互對視,隨心中還有微言,但曹操話已至此,他們也不願違背曹操之言,更何況荀彧更是戲煜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