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韌青銅 作品

第三百零四章:孫家兄弟的妥協,周瑜的未來


                 難道說,只要自己贏了手腕,江東境內的父老鄉親今年便能用焯熟了的種子種出糧食?

  亦或者說只要自己贏了,就能阻止盛皇和踏星進攻江東的可能?

  “既然勝算不大,那便叫公瑾回來吧,我另有安排!”

  “諾!”

  魯肅、張昭、孫權等人當即起身彎腰,一直到孫策的腳步聲徹底消失,方才起身。

  哎!要變天了,該來的終歸逃不掉······

  其實打一開始,周瑜便對戲煜來江東一事不大讚同,連帶著對北方的諸多使者也沒什麼好感。

  因為在他看來,這些人就是打著聯姻的幌子圖謀江東的土地!

  孫策也知他心中不甘,這才專門派他去赤壁大營當監軍,直至此刻,事情全部解決方才打算將人叫回來。

  反正兩人當初在分開的時候就說好了,等此事有了結果再同他聯繫。

  倘若事情出現僵局,雙方始終沒辦法談和,那便莫要喊他。

  因為在那樣的情況下,他若是和對方走的近了,多少有些不好。

  畢竟,雙方是隨時都有可能開戰的關係。

  是以,孫策選擇在這個時間段叫周瑜回來,應當是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對戲煜的提議也有了最終的成算。

  這個時候叫周瑜回來,也是因為他在江東大軍中的地位極其之高,此事不同他商議,明顯是不可能的。

  話說周公瑾在江東的地位雖然崇高,但也相對尷尬。

  主要是因為他之所以能擁有建功立業的資格少不了“背信棄義”,當年要不是背叛了氏族階級,將自己的一切都交由孫策,也不會換得丹陽兵馬。

  更不會在得了好處後,再接再礪,數次出賣他人,最後還聯手孫策一起力排眾議鎮壓斬殺氏族。

  當年為了自身利益,他出賣了那麼多的人,可今日,孫策竟然要選擇臣服大漢,那不就意味著他以前做的那些事情都是無用功,都成了笑話嗎?

  日後江東若是由戲煜把持,自其他地方安排進氏族後,又有誰會正眼瞧他?

  而且那時的他和大漢氏族皆為同僚,無法拔劍。

  一個手中無劍的將軍,周圍還凝聚著一堆對自己不懷好意的氏族,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又該如何自保?

  近些年來,周瑜一直喜歡長時間的待在軍營,就是這個原因。

  除了自己的大軍外,他不論是居住在內城府邸還是外出訪友,都會覺得心下難安。

  為了讓自己能踏實睡個好覺,他也只能長時間睡在大軍內。

  畢竟在這軍營中,還有個忠心耿耿的呂蒙會替他把守住大帳,連一隻略帶“威脅”的蚊子都不會放過。

  可現在······

  果然,等消息傳到大軍後,周瑜當即坐不住了,火急火燎的從大營往回趕,最後在第二天深夜,孫尚香剛準備好嫁妝,穿戴好嫁衣,畫完妝容的時候趕了回來。

  周瑜一進門便瞧見了滿目的紅,張燈結綵的吳侯府邸,再加上深夜時分,燈籠散發出來的微弱光亮,叫整個府邸都變得豔麗又溫馨。

  時刻關注著門口的孫策在周瑜剛進門的瞬間,便朝他招了招手。

  “公瑾,你可算是來了。”

  “伯符,你為何要這般倉促的做決定?”

  周瑜頂著一肚子的火氣,言語中帶著幾分惱怒。

  “你可知我時時刻刻都不忘訓兵,只為能同這天下諸侯光明正大的打上一場?眼下我們完全可以向東進攻,哪怕那關雲長,張翼德再威猛,也定無法同我的千軍萬馬相抗衡!”

  “屆時荊州一平,荊襄九郡皆唾手可得,歸順大漢有甚意思,只要能東圖川蜀,我等完全可以自己做這天下的主!”

  “哪兒還用得著小妹遠嫁?”

  也怨不得他火氣這般大,當初為了孫策和前程,他幾乎是傾盡所有,其中除了自身的勢力和經濟外,還包括對那些名門望族的背叛和毀滅。

  可誰曾想,事到如今,自己竟然也會被人揹刺,而背刺這人竟然會是自己當年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進行一場豪賭的孫家兄弟!

  話說,你們當初叫我為伍的時候可不是這麼說的?

  昔日那個說好了要成就一番偉業的人呢?

  要知道,當年為了讓那些氏族臣服,他周瑜可是唱的黑臉,而真正下殺手,且威懾了諸多氏族並將其盡數掌控在手的,乃是你們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孫家兄弟!

  倘若這出戏不斷,江東境內將會無氏族膽敢輕舉妄動,那麼江東除了外敵,內部則不會有什麼大的威脅。

  長此以往,在內部安居樂業,和平相處的情況下,江東不論是百姓還是士卒、糧草皆有源源不斷的發展前景,圖謀霸業有機可趁。

  可偏生到了眼下最為關鍵的時刻,你們兄弟二人突然站出來說這戲唱不了,不唱了,你叫我一個唱黑臉的該如何站在臺上?

  戲都沒了,要戲子何用?

  我到底算個什麼東西?

  孫策知道他心底的不安,任由對方發洩完後才緊握著他的手,說道:“公瑾莫要慌張,此事另有隱情,你且隨我到屋內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