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寶神豪,從我養麒麟開始 作品

第119章 南宋錢牌


                 細看之下,崔修拿出的其實就是個不到十公分的鐵片。

  正面鑄文“臨安府行用”,背面是“準二佰文省”幾個字。

  齊鳴拿起看時,從表面鐵鏽上看,應該是鉛銅合金。古時候銅礦資源寶貴,一般銅錢都是合金,很少是純銅。

  銅含量越多,錢幣表面文字就越清晰,越美觀耐用。所以國富民強的時候掌權者一般都會增加銅幣內的含銅量,來彰顯富貴。

  而要是兵荒馬亂,銅礦供應都成了難題。那時候掌權者一般是兩個辦法,一是減少含銅量,甚至是用鐵來代替,這樣造出的東西字跡模糊品相粗糙,加上那時候的工藝和保存條件,用不了多久就會鏽蝕毀壞。

  另外一種,就是鑄造大錢。原本一枚銅錢代表了一文,但現在一枚銅錢可以代表10文,50文或者更多。

  比較出名的大錢,就是大清的咸豐重寶。

  這位皇帝比較慘,天災就不說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的錢還沒賠完,又來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然後是火燒圓明園和太平天國,真的是沒一天太平日子,弄得30多歲就噶了。

  尤其是太平天國,當時清朝的銅礦來源主要是雲南那塊的滇銅。太平天國一鬧直接把路給堵了,雲南的銅壓根運不進京城,以至於鑄造的銅錢簡直粗糙的不能看。

  沒辦法,朝廷就只能鑄造大錢,當十,當二十,當五十的那叫咸豐重寶。當百,當五百,當千的那叫咸豐元寶。

  由於一個頂幾十上百個用,銅肯定省了,那工藝和銅質再差就說不過去了。所以咸豐時期的大錢字體清晰精美,品相極佳。

  其中當千的咸豐元寶,由於鑄造量稀少,一度拍出2百多萬的高價。林軒是錢幣專家,當時告訴齊鳴這些的時候,對咸豐元寶那也是眼饞的緊。

  (ps:咸豐元寶當千的太少,找了個當百的圖片給大家看看。誰家家裡要有,好好保存,現在當百的也要賣到1萬多,要是有當五百,或者當千的,恭喜你,發財了。)

  望氣術一開,從歲氣上看,這東西的年份到南宋了。那正面的臨安就說得通了,南宋的都城就是臨安,現今的杭州。

  再看背面,顯然這東西也是拿來當錢用的。想想南宋,被逼的只能龜縮在那麼點大的地方,鑄造這東西也就能理解了。

  不過這東西,已經是齊鳴的知識盲區,只能聽聽別人怎麼說了。

  “老崔,你這是南宋的錢牌吧。”

  這次最先看出來的是趙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