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笑笑夢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雪律透過兇手的眼睛,他發現白天的男人斯文有禮、從事著一份極為體面的工作,他性格十分和善。在家中女性為“猶卡斯噩夢”臉色煞白,恨不得結伴同行時,他居然溫柔安慰道:“路上一定要小心!”




大家那麼害怕,小心誰?不正是小心你嗎?




男人彷彿不知道,別人害怕的對象實際上是他一般,還真誠建議道:“不如在家門口安個監控吧。”




這副虛偽和善的面孔,令人脊背發涼,明明那件行兇穿的黑袍就藏在他的衣櫃最角落。




在江雪律看到的畫面裡,兇手的生活很豐富充實,他不僅要工作,還結婚生子,他與妻子感情融洽,偶爾抽空殺一殺人。




妻子懷孕時,他等妻子睡下後,就開著轎車出去殺人玩樂。妻子生育孩子,是一個女兒,他也是盡職盡責地照顧孩子,可是孩子睡覺後,他沒忍住又跑去殺人了。




殺的是11歲的小女孩約瑟芬,很難想明白他腦子裡在想什麼。警方的側寫沒有錯,只是不夠全面。




這種截然不同的雙面性格,好似人格分裂,實際上又不是,用一個比喻能夠解釋:“這些殺手的心理就像是在死亡集中營裡工作的醫生,工作時冷酷無情,回到家又迅速變成了正常人,他可以和自己的孩子嬉笑玩耍,跟別人談笑風生。”1




這兩個極為矛盾的部分,又融洽地集中在同一個人身上,願不願意切換,全看本人的心情。




屬於黑夜的另一面,便不再掩飾自己的真面目,想殺人就殺人,隨心所欲,來去如風。




【兇手應該是混合型殺手】




第二句側寫也沒有錯。




連環殺手有三種類型:組織型、無組織和混合型。簡單來說,有組織殺手頭腦比較聰明,性情謹慎又會處理屍體和案發現場,來躲避警察的調查,具有很強的反偵查能力。1




比如曾經有一個盜竊犯,他在事後之後竊聽了警方頻道的電臺。




於是警方的每一次行動他都提前知道,警方抓他屢屢落空,精明狡猾到了這種地步。




警方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失敗,事後問犯人,換來了對方無情的嘲笑。




“因為我竊聽了你們的電臺啊,一個不巧還聽到了探長你跟情人的對話。”這一刻警察內部臉色又白又紅又青又紫,如同打翻了調色盤。




而無組織殺手,作案之前不會詳細策劃,隨便找人就下手。殺人時隨心所欲,也許一個心血來潮就會殺人,不會像有組織殺手一般仔謹慎細挑選目標,讓警方完全摸不到規律。1




比如兇手下一個要殺什麼類型的人,他要殺男人還是女人,老人還是小孩。如果警察選擇問上帝,上帝都無法回答,因為兇手本人也不知道。




兇手在決定行兇前的三分鐘,才會選中對象。




這種不確定性代表了什麼?代表了不知道刀子會落在誰頭上。




江雪律透過時代,完全看到了那個時代民眾的害怕,因為不確定性,猶卡斯城的市民,人人都可能是被選中的下一個目標,人人都是獵物,女人要擔心自己,男人也要擔心自己。孩子不敢上學,老人不敢散步。




偏偏“猶卡斯噩夢”屬於混合型,他在殺人時隨心所欲,狂放不羈,從不處理屍體,也不掩飾自己的面容,這是典型的無組織行為。




作案時無組織,事後又有組織了,比如他會滅口,還會帶走兇器。




混合型的連環殺手,一個兼具了“隨意”和“謹慎”、“瘋狂”和“自控”的人,讓當時的警方破案極為棘手。




警方也沒有放棄繼續努力。他們在受害者身上提取到了半枚指紋。




八十年代,警方耗費巨資建立了一個電腦輔助識別系統,這個系統能把案發現場提取到的指紋和以往的犯罪記錄進行匹配1,可惜撲空了——




這名兇手來去無蹤,過去沒有犯罪記錄,這簡直如一盆冷水,潑在所有人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