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鐵不加冰 作品

第 58 章 回神奈川

定製化訓練。




參加集訓的選手,在來到集訓地點時還不太理解這個概念。他們之中有往年就參加過青訓的二年生或者三年生。從前的青訓同樣是分組訓練,但大致是教練佈置一個分類訓練,每個人的訓練數和訓練單是大致相同的,也會留出更多空餘時間給球員們進行練習賽。




然而現在他們知道了,什麼叫做定製化訓練。哪怕只是基礎訓練,每個人要求要做到的量是不一樣的。教練很明確說了,根據你們的體測結果,測算了你們可能的極限,按照這個極限訓練量安排訓練。




“你們每個人實力不同。如果做同樣的要求,那麼對實力強的和實力弱的都不公平不是嗎?”仁王說,“退一步說,如果在這種只有二十個人的訓練營,還安排均等化訓練,那有什麼專門安排場地、教練、工作人員甚至最後練習賽對手的必要呢,在各自學校進行練習不是一樣的嗎?”




非常有道理。




顯然這次的青訓是“從頭到尾的改革”。光是這麼詳細地從頭解說握拍姿勢,回球姿勢,呼吸方法和發力方法,就足夠顛覆了。但仁王的講法很特別,講得很細,混雜著運動學原理和人體學知識。不光是動作,還包括肌肉用力時身體應該有的感受,和呼吸方式。




輔助旁聽的榊教練聽得非常認真,而伴田教練則露出了“原來如此,原來是這樣”的表情。




他還對榊教練感嘆說:“我雖然有幾l十年的經驗,可從前很難學到這麼科學的運動學理論,自己也不是專業的球員。有時候學生提問時,我無法與學生感同身受,也只能用教條的方式給予答案,或者利用從前學生的經驗。”




“這些學生真的運氣很好。”他說。




榊教練也很擅長運動學原理。不過他是理論派,學過非常多理論知識。他此時將自己的理論與仁王所說的身體感受一一對應,稍微修改了一些之後的訓練計劃。




揮拍練習之後是腳步訓練,仁王是統一講解的,因為並不是完成揮拍訓練之後再做腳步訓練,而是兩個結合在一起。腳步練習會更快提高心率,而揮拍訓練在球拍重量沒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控制頻率可以讓心率降速。長時間保持高心率的有氧是會損傷心肌的,而拔高心率一定時間後讓心率降速,再重新讓心率提升,這種間隔訓練法可以鍛鍊心肺能力,提升體能。




“快一點,再快一點。”仁王快速擊掌,“呼吸!”




小碎步的前提是提高腳步切換的頻率,這要求不是腿部發力而是核心和髖部力量帶動雙腿上提。如何在腹部發力的前提下將氣流吸進肺裡是一個考驗,因為橫膈肌下降之後,胸廓很難完全打開,那麼氣流進入肺部的難度就會上升。但必須將橫膈肌控制著下降,否則肋骨會外翻。




只是簡單在訓練單上寫著“基礎訓練”,但學生們都累得大腦一片空白。




並且,在這日訓練結束後,讓人感慨的有兩件事。一是幸村的體能和基本功真的很好,他的訓練量比其他人都大,但




結束訓練的時間是相同的。這意味著在相同時間裡他的練習量比其他人更多,那麼訓練效率自然也更高。二,則是總教練,mAsA教練,火眼金睛,彷彿全身三百六十度都長了眼睛,觀察力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