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鐵不加冰 作品

第 80 章 比賽全勝





“……你還挺崇拜他的。”德國隊的教練說。




單打二,狄堂對戰德國隊的博比。




仁王原本還想過會不會德國代表隊裡有德川,但他很快意識到德川和博格從來沒在同一個俱樂部過。而他聯繫的是博格所在的俱樂部,那麼就不可能會有德川。




而這個俱樂部所安排的單打二,實力同樣很不錯,狄堂也陷入了苦戰。




但就和雙打一,單打三一樣,每當日本隊的球員陷入苦戰,他們都會咬牙堅持住,並且想辦法突破自己。




如果說跡部是因為本身驕傲的性格,毛利是因為不想讓後輩失望,那麼狄堂,就是想在教練面前堅持自己,也想證明自己確實如教練所想的那樣,擁有足夠的潛力和希望。




教練對他寄予厚望,狄堂一面覺得有壓力一面又甘之如飴。




他是需要別人的期待的,需要別人給他一些什麼,他承擔起來,撐起來,再讓自己成長。




於是進入搶七後,狄堂也打贏了這場比賽。




現在只剩下最後一場了。幸村對戰“機器人”弗蘭肯斯坦納。




但是比賽一開場,觀戰的各位就猜到贏的會是誰了。




仁王總記得,弗蘭肯斯坦納曾經給幸村帶來了一些麻煩,但此時比賽的場景卻和他預料得不一樣。有些意外,但仔細思考……是了,那時候的幸村重病初愈,哪怕再沒有後遺症,生病也是造成了一段時間的實力下降的。他需要將實力重新練回來,而中間,包括生病治病的時間,其實幸村的實力是“停滯”了的。




那麼倒推回兩年前,更鋒芒畢露,也更自我堅定的幸村,實力是勝過基本功還沒有兩年後那麼紮實的弗蘭肯斯坦納的。




幸村的揮拍和跳步讓德國隊的教練都眼前一亮:“好紮實的基本功。”




德國在意基本功,在他們看來,基本功才是一切技術的基石。




而幸村的基本功,在他們眼裡既紮實又不死板,有一定的靈活運用空間。




“博格,如果你和他比賽過後……”德國隊的教練對博格比了個手勢。




知道教練想要挖角,但對幸村這個風格不太感興趣的博格:“教練,你確定要虎口奪食嗎?那大概是‘欺詐師’的得意門生。”




德國隊教練:“……好吧,我知道了,你別說了。”




發現了幸村這個好苗子,倒是沖淡了德國隊教練比賽輸得一塌糊塗的鬱悶。他本身不是這個俱樂部的長期教練,只是剛來這個俱樂部並且只是作為過渡,之後還要去當u17訓練營的教練的,本身對俱樂部的選手瞭解不多。




他來日本就是為了和仁




()王拉近關係,試探仁王的心思,以及看看仁王手下還有沒有好苗子。




還有就是,促使博格達成他的目的。




現在目標完成了一半,他認為自己做得還不錯。




和德國隊的團隊賽,能得到這樣的結果,讓網協的人格外驚喜。就是提前簽了協議,這場比賽的結果是不能公佈的,也不能作為宣傳,但網協認為今年關東學校的全國大賽成績應該會有很大的提高。




u17的幾位教練則看出了仁王教導方法的核心。




“引導,以及深入講解基本功,磨鍊基本功嗎?那麼那些孩子會越來越強的。”黑部說。




渡邊則更關心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