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雄 作品

第197章 戰詩

 此外,雕塑之中也有了變化,不再是一團泥土一般,而是有了內臟,這些內臟之中,‘膽’髒似乎被點亮了,就好像隱藏在泥土之中的鑽石一般,晶瑩剔透,散發出一絲絲光芒;

 這就是‘文膽’,所謂相由心生,劉浩感覺這很可能是自己參照《儒道至聖》的階位,促使了這顆‘文膽’的產生,這讓他有了新的野心,是不是,也可以像《儒道至聖》那樣,書寫詩詞作為攻擊手段?

 “老曾,有沒有帶筆墨紙硯?”

 “有有有!”

 曾建良自從轉變修煉方向之後,一直以‘儒生’自居,到哪裡都帶著這些裝備,很快就從揹包裡將筆墨紙硯找出,攤開在劉浩身前;

 毛筆是書寫小楷所用,很細小,紙張也不是宣紙之類,吸墨倒是不錯,墨條只有尾指大小,硯臺還是塑料的,簡單至極,可以看出曾建良還真的很用心,這套筆墨紙硯,完全就是為了野外攜帶配套的;

 劉浩拿起筆,收斂了臉上的笑容,閉上眼睛,感知之中,大樓的下方位置,有著一小群野狗正在覓食,收回感知,劉浩開始回憶起《儒道至聖》之中的秀才詩來——《擒王》與《石中箭》!

 《擒王》在儒道至聖之中,是強弓詩,為隊伍弓箭手加強射擊威力,專門射殺對方首領而用,引用到地球,必然就是加強槍支的威力,在這裡顯然有些不合適;

 《石中箭》則是殺敵詩,劉浩細細品味其中的內容,上闕是形容場景,發現不對疑似敵人,彎弓就射;

 下闕則是描述射擊的效果,射出之後風平浪靜了,也不再多管,等第二天看到射擊之後的威力,雖只是虛假一場,但這跟射出的箭卻深深的沒入了岩石之中,威力驚人;

 劉浩發覺很適合目前的場景,夜深人靜之後,氣息的收斂,讓周圍的妖獸又蠢蠢欲動,敢於前來溜達,造出了動靜,也該給他們一個小小的震懾,讓他們知道這裡不是他們能來的;

 提起毛筆,在曾建良磨好的墨上點了點,在紙張之中寫下了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