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的蛙 作品

第130章 張松勸說劉備拿下西川,王累寧死不從要殺張松

 還有諸葛亮、龐統這些智謀為他謀略,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這些人是他的羽翼。要是把他帶到蜀中,用一個小縣城招待之,劉備怎麼會願意伏低做小?要是用以待客之禮禮待他們,可以一國不容二主。以前不容二虎,今天聽我的話,那這西蜀就會像泰山一樣安穩;不聽我的話,主公就有牽累一家老小的危險呀。張松昨天從荊州過來,一定是和劉備一起謀劃好了。可以先把張松給砍了,再和劉備斷絕來往,那西川就是萬幸了。”(難怪官場上都是你死我活勾心鬥角,一失足成千古恨!)

 劉璋:“曹操、張魯要是過來,可以用什麼辦法對付他們呢?”

 黃權:“要不然關閉國境斷絕邊塞來往,挖深溝高壘城牆,閉關鎖國,用來等待天時清明。”

 劉璋:“賊人的兵過來侵犯邊界,有火燒眉毛這麼急切;要是等待天時清朗,這多慢呀。”

 就不聽他們兩個的言論,派遣法正過去。又出來一個人過來阻攔說:“不行!不行!”劉璋一看他,就是在營帳前當守衛的守衛長王累。

 王累頓了頓,把劉璋的命令喊停了,才開口說到:“主天主公聽了張松這麼說,是自己找來的禍患。”

 劉璋:“不是這樣的。我結交討好劉玄德,實在是想要過來抗拒張魯。”

 王累:“張魯屢次侵犯地界,這是長了牛皮癬一樣,治不治都影響不大;可劉備要是來了西川,那就是心腹大患了。更何況劉備是世界上的梟雄,跟著曹操一起,就想著要謀害他;後來跟著孫權一起,就想拿下荊州。他心術就不正,怎麼可以一起和平共處呢?今天要是把他給召來,西川就完了!”

 劉璋叱責著,知道這事情錯綜複雜,並不能全怪罪到劉玄德一個人身上:“不要再胡言亂語了!劉玄德是我一個宗族的,他怎麼願意奪取我的產業?”

 說完就讓這兩個人出去了。就讓命法正過去了。

 法正離開益州,直接就來到荊州,過來拜見劉玄德。參見完畢之後,又給下人呈送上書信。劉玄德拆開書信打開一看。

 書上寫著:

 同族弟弟劉璋,在這裡拜請寫信給劉玄德宗兄將軍賬下:這裡經常是雷雨天,蜀道艱難崎嶇不好走,沒有來得及帶來貢品,感到非常的彷惶愧疚。我聽說吉凶是相互補救的,患與難的人會互相扶持,朋友都應該這樣,更何況宗族大家庭呢?今天張魯在北邊,早晚會帶著兵過來,侵犯我的地界,我感到非常的不安穩。專門派人送上一尺書信,祈求上天的意思。要是你還是念及同宗血脈的情義,顧全手足的義氣,那就過來帶著師團剿滅狂妄的賊寇,永遠唇齒相照,我自會重重酬謝。書上不能全部寫下,我在這裡等著你們過來。

 劉玄德看完書信後非常高興,好像朱德這般高興,又設置宴席款待法正。喝了几几盤酒,劉玄德就讓旁邊的人都退下,用手遮著跟法正說著悄悄話:“我一直仰慕孝直的鼎鼎大名,張別駕在我這裡就經常提起你美好的品德。今天能夠過來聽你說話,我這一生也算有慰藉了。”

 法正謝了謝:“蜀中的一個小銷售,有什麼可以說的!我經常聽說馬要是遇到懂他的伯樂而就會高興的嘶鳴,人要是遇到知己就願意為他赴湯蹈火,以身赴死,張別駕那天的說的話,將軍還記得什麼意思嗎?”

 劉玄德:“我是一個寄人籬下的人,未免不會傷感而感到嘆息。我曾經想到鷦鷯也能留下一個孩子活著,狡猾的兔也會有三窟可以藏閉,何何況人呢?蜀中這裡豐餘的地方,不是不想過去獲取;可是很無奈劉季玉跟我是同宗同族,不忍心做出這種自相殘殺的事情。”

 法正:“益州這裡是天府之國,不能治理混亂的主人,不會讓他來這裡居住,今天劉季玉不能任用賢才,這基業沒有多久也會屬於其他人。今天做主把這裡給將軍,不可以錯失良機。難道你不知道追兔的人能夠先得到的諺語嗎?將軍想要過去謀取,我們就會為你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