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的蛙 作品

第142章 孫權威脅諸葛瑾索要荊州

 龐義當管馬的,劉巴當左使,黃權當右使。剩下的吳懿、費觀、彭羕、卓膺、李嚴、吳蘭、雷銅、李恢、張翼、秦宓、譙周、呂義,霍峻、鄧芝、楊洪、周群、費禕、費詩、孟達,這些投降的文武官員,一共六十多人,都給找個職位任用了。諸葛亮當軍師,關雲長當剿匪局長、兼侯爺,張飛當俘虜大將軍、兼廳長,趙雲邊區大將軍,黃忠當公安局長,魏延當威武大將軍,馬超為當繳毒局長。孫乾、簡雍、糜竺、糜芳、劉封、吳班、關平、周倉、廖化、馬良、馬謖、蔣琬、伊籍,還有以前在荊襄這裡以前幹過的文武官員,都給升官加薪。讓使者帶著黃金五百斤、白銀一千斤、銅錢五千萬、西蜀的錦稠一千匹,(錦稠都是高層才會穿的,底層的只穿棉麻,冬天有的還沒有棉衣穿)都給關雲長。剩下的官將,按功行賞。殺了牛宰了馬,有擺了好幾天的宴席獎賞士卒分發禮品,各二兩銀子。開放糧倉賑濟百姓,百姓和士兵為這短暫的美好時光都感到非常值得和高興,覺得終於苦盡甘來了!

 益州既然已經平定了,劉玄德想要把成都這裡拿著貪官蓋的豪宅,都給查封封賞給自己的各位官員。

 趙雲:“益州這裡的百姓,經常遭受兵火戰亂,田宅都沒有人敢過來住;現在應該歸還給這裡的百姓,讓他們安定居住下來回復農耕,民心才會心裡歸附;不應該奪走他們的東西作為給部下的獎賞。”

 劉玄德聽了趙雲的建議覺得符合禮法非常高興,聽了他的話。讓諸葛軍師草擬一份治國法律,刑法罰律只要犯了就是得治罪。

 法正:“以前高祖跟百姓約法三章,黎民百姓對他的德行都非常感動。我想軍師應該寬刑減少律法。才能不失去百姓的希望。”

 孔明:“君只知道其一、卻不知道其二:秦國用法非常暴虐,犯了一點錯都要被批鬥處死,所有的百姓都非常怨恨,所以高祖才對他們非常寬鬆。現在劉璋裡面非常懦弱,德行仁政都沒有施行,示威的刑罰沒有樹立起來;君臣之間的道理和規則,漸漸的會被別人掏空。寵愛的留給官職,地位非常低賤的就給毀容致殘;順心的就有恩,恩惠沒了就怠慢,看都不看他們。所以才導致封建成為社會的弊端,實際上就是這樣。而我今天用法顯示出威力,順應法律的施行就能知道我們對他的恩惠;限制爵位晉升,只要爵位得到晉升就知道他又位百姓國家做出貢獻了。恩榮一起實行,上下有理有節,不會言語觸犯。這才是治理的道理,這樣就會顯著有效了。”

 法正對諸葛亮分析的非常透徹,沒有像普通人一樣只會一味跟風治理。從此以後軍民都安定了。四十一州這些地方,分派兵力鎮撫著,都給安定了下來。

 法正當蜀郡的市長,只要是一頓飯的恩德,芝麻小事的怨恨,沒有不去報復的。有的人就給孔明說了:“孝直太蠻橫了,應該提醒他一下。”

 孔明:“以前主公困在荊州的時候,北邊還要害怕曹操,東邊忌憚著孫權,賴全都要靠孝直過來當輔助羽翼做事情,才能翻身解開束縛,自由的翱翔著。今天為什麼要禁止孝直的作風,讓他沒辦法按照心意辦事情呢?”

 因此也就沒有問打法正的事情。法正聽說了,正好該報的仇怨也都報的差不多了,也就收斂了起來。

 有一天,劉玄德正在和孔明一起聊著天,忽然有人過來報告:“關雲長派關平過來謝所賜給自己的金銀財帛”

 劉玄德召他進來。關平行了禮之後,呈送上書信:“父親知道馬超武藝過人,要進入西川過來跟馬超比試武藝高低。過來讓我稟告伯父這事情。”(關羽什麼時候娶媳婦的?孩子都這麼大了!)

 劉玄德非常吃驚:“要是關雲長進來西蜀,跟孟起比試武藝,一定會鬥毆受傷的。”

 孔明:“沒事。我親自寫封書信回覆他們,給他們準備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