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1 章 仁劍只斬敵寇





【他們說楊宏若想離開,須得認輸,然後楊宏二話不說就認輸了。】




【這件事事後被他老爹知道,那給氣的呀,拿起鞭子就狠狠的抽了楊宏一頓,罵他,‘不戰而降,武之恥辱,將來如何繼承將軍府,怎麼能上陣殺敵,吧啦吧啦一堆……】




古古的講解簡單直白,語氣還略有些搞怪,惹得回憶起往事的楊宏忍不住莞爾一笑。




他是真沒想到,這等小事也被記載進史書裡去。




【楊宏沒有反駁他爹的話。之後,先前令楊宏主動認輸的幾個孩子回去後得意洋洋,覺得他是個慫包,然後第二次又找到他挑釁。】




是的,以為人好欺負,就想上去欺負第二次,有了第二次就不差往後更多次。




【他們言其楊宏不配為將門之後,辱其祖上功名。這可踩在了楊宏的雷點上。】




【楊宏也不再慣著他們,直接拔出腰間木劍,單挑他們一群人,還將他們全都打敗了。幾人落荒而逃,這次事傳到他爹耳朵裡,他爹這次高興了,誇他有血性。】




【然楊宏卻言:‘劍本兇器,君子藏劍於鞘,不露是為仁;若出,當為行正義事,而非逞兇鬥狠。以武凌人,勝之又有何喜?’】




【也就是這一番話,叫他老爹幡然醒悟,原來自己兒子不是怕打架,只是不愛與人打架。】




【知道兒子不是慫包蛋後,他老爹之後也就不再對他練武多加干涉,且死前還很放心的將將軍府交給楊宏繼承,那年,楊宏十四歲。】




【他爹剛死,一群親戚就跑來打秋風,欺負他一個小孩當家,想趁機從中撈上一筆。而楊宏也很簡單直白,他看著人家對自己當家指指點點,用各種理由連吃帶拿的,楊宏沒有發怒。】




【他反而大方的說,‘諸位長輩想從吾家中拿什麼東西,盡數拿走好了。’一聽有這好事兒,那群人還不樂瘋了。】




【但沒想到的是,第二天他就寫了一紙告書,將這些人全都告上了京都府衙,並且還拿出了之前偷偷在暗中記下的這些人各自都拿了什麼的賬目記錄,記的那叫一個一清二楚啊,然後等到官差去那些人家家中一搜,是




()一搜一個準兒,直接以盜竊他人財物的罪名將這些人全抓進了大牢。】()




【他們當然說,這些東西都是楊宏讓他們拿的。】




?本作者四時已過提醒您《直播被劇透歷史的千古一帝,今天也很尷尬》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




【楊宏的回答卻是,並不知情,還質問他們是否看他年少便好欺負,但他可辱,家門不可辱。】




古古在此提醒,【他說這話的目的是什麼呢?大家別忘了,雖說寧遠將軍府到了他這一代是落魄了,但到底是佔著一個開國功臣之後的名聲,破船還有三斤釘,辱其家門,一個有辱功臣之後的帽子是跑不了了,別說什麼拿的時候是楊宏准許的,你錄音了嗎?你有證據嗎?】




【沒有。既然敢趁著人家爹剛死就上門去欺負人家兒子,那就得做好被反咬一口的準備。】




古古說的義正言辭,接著卻是颳風一轉。




【但後來當這些人要被定罪時,楊宏又開口為他們求情,言其皆為親族,將所拿之物盡數還來,知錯能改便好,牢獄之災就免了。】




【當時律法在盜竊這塊還是挺寬容的,當事人都表示不追究,那府官當然也不多事,且楊家在京都也算有些身份的人家。事後,楊宏不僅要回了自己家的東西,還收穫了一個好名聲。】




【可以說的確很聰明瞭。】也不怪古古這麼想,他說道:【楊宏當時無官無職,若不借官府之勢,狠狠鬧一出大的,恐怕將來那些人還敢打他家的主意;但事後的饒恕,不管是出自真心,還是假意,收穫的結果都是好的,那幾家人不僅再不敢得罪他,楊宏還在京中收穫了一個好名聲,言其寬容仁厚。】




古古覺著吧,楊宏也是一個心機boy,芝麻湯圓屬性的,沒看這出計謀就玩的很溜嘛,但這也怪不得人家,畢竟人家性格仁和,不代表就得忍氣吞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