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諤的虎 作品

第608章 騎兵新時代的到來

  第一輪衝擊過後。

  蒙古騎兵變得更為混亂了。

  這些騎兵並非是職業軍士,而是牧民,臨戰時才被徵召,哪有什麼紀律性可言?

  再加上又是來自近十個部族,人數又是眾多,根本難以統一調度指揮。

  而明軍在經過第一輪衝擊後,軍官和督戰隊約束軍士,迅速調轉馬頭集結,重新組織起線列隊形。

  然後向蒙古騎兵發起了第二輪衝擊。

  而此時蒙古人,依然是亂糟糟的一團。

  吳三桂再次下達命令。

  慢步、快步、跑步、襲步衝鋒!

  絕大多數蒙古騎兵都有些躑躅不前。

  只有少數悍勇之輩,毫無畏懼地迎向明軍。

  還有很多蒙古人彎弓射箭,試圖阻擋明軍騎軍鐵牆的推移。

  雖然弓箭給明軍造成了一定殺傷,對於大局卻沒卵用。

  騎兵近身搏殺,別說是弓箭,後世的手槍、卡賓槍都沒多大作用,反倒因此失去了騎兵最擅長的速度。

  等明軍發起襲步衝鋒的時候,弓箭徹底失去了作用,很多蒙古騎兵開始猶豫、遲疑,信心開始動搖。

  在線列鐵牆的快速推進下,蒙古騎兵如同被篦子過了一遍。

  第二輪衝擊過後,蒙古騎兵徹底潰散,各部落的臺吉、頭領,已經很難約束自己的族人。

  吳克善這時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大錯。

  跟大明騎兵在草原上擺開陣勢展開衝鋒,就是一個臭得不能再臭的主意。

  早知道如此,直接採取蒙古人最慣用的放風箏,哪裡會有這樣的局面?

  大意了啊!

  可誰能想到,兩千騎兵竟然能夠發揮出如此恐怖的戰鬥力?

  三萬蒙古鐵騎啊!

  每一個騎士,都是部族中的健兒。

  十幾個人怎麼就打不過明軍一個人?

  以吳克善的見識,當然不會明白集體的力量一旦凝聚起來,爆發出的力量絕非是簡單的相加。

  越是小規模的戰鬥,個人勇武就越重要。

  越是大規模的作戰,集體紀律就越居主導性。

  不光是騎兵,其他任何兵種同樣是這個道理。

  各部族的臺吉和頭領們大聲吆喝,試圖將族人重新集結起來。

  這時候,明軍的第三輪衝擊又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