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諤的虎 作品

第761章 國稅、地稅,財政部

  沒有什麼正額和非正額。

  只有國稅和地稅,以此來杜絕從朝廷到地方,對百姓的橫徵暴斂。

  如此一來,不僅百姓減輕了負擔,地方官府也有了積極性。

  李標沉吟片刻,頷首說道:“大善!”

  畢自嚴想的更為細緻,立即發現其中有很多問題。雲九小說

  正欲發問時,雲逍擺擺手:“等我說完之後,畢閣老再說。”

  畢自嚴自嘲地笑道:“下官心急了!”

  雲逍接著說道:“分稅,不僅分的是稅收,同樣還要釐清事權、管理權。”

  大明的財政管理,不能說時雜亂無章,至少也可以說是一塌糊塗、兵荒馬亂。

  從唐朝頒行兩稅法開始,國家財政就朝貨幣化、統一數字化的方向發展。

  到了宋朝,已經有了每年以銅錢來計算的財政管理體系。

  然而老朱倒好,反著來。

  他放棄了以銅錢管理國家財政的做法,倒退回以穀物本位,用“石”作為國家財政的計算單位。

  尤其奇葩的是,他將總田賦定額為2700萬石,並且這是祖制,誰都不能改變。

  他的出發點倒是不錯,希望子孫後代不增加農民的負擔。

  可現實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啊!

  他的孝子賢孫們,有不計其數的辦法,繞開這個數字,對百姓橫徵暴斂,勝過任何朝代。

  後來雖然改為白銀作為中介貨幣單位,可朝廷沒有制幣權,對白銀是完全沒有掌控能力。

  還有更亂的。

  偌大的大明帝國,財稅事務是何等的繁雜?

  大明的朝廷,卻並沒有一個類似財政部的單位,當然也沒有專業的財政部長和部員。

  啥,戶部?

  千萬別被影視劇給騙了。

  封建王朝的戶部,跟財政部完全是兩碼事。

  戶部只是純粹的財稅執行單位,沒有出臺政策的職權。

  甚至戶部不管預算,也管不到什麼物資要在哪裡徵收,總共要徵收多少。

  他們只管想辦法,達成皇帝交代的目標。

  那政策、預算在哪裡訂定?

  掌管戶部當然是皇帝,只有皇帝能下這樣的政策命令,戶部只是執行,並將數據彙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