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青染 作品

58.跪地許願

第44章




馬車進入霖開縣後已是黃昏, 距離春熙城還有三十里的路程,往鳳陽鄉去還有五十里,無論如何他們也無法趕到春熙城, 便落宿在了淮水村。




西府的一個村子少的有一兩萬人口, 多的可能有七八萬至十來萬人口。




地勢平坦耕田多為正方形,一畝一田綿延數里, 方便統一的規劃管理。




原本西府的人口只有現在的八分之一,隨著各地遷居至此,西府多出了無數村落,原本住得七零八落的農民逐漸集中起來。




西州北州許多地方一個村子不過上百口人, 一家便是一個山頭,居民分散,西府的居民都比較集中,除非是真的距離集中區域較遠, 否則儘可能都會住進村子, 形成一個小城結構, 與城相比的區別便是沒有城牆,村裡四通八達,有中心廣場, 有商業街, 有書孰有醫館, 來西府做生意收糧食的商人也多, 許多小村子裡也是有客棧的。




西州雖多數地區不適合種植農作物,北部除了沼澤便是草原,馬匹是一等一的好,西府耕種需要騾子馬匹一類的東西,西州北部的牧民會把牛羊馬等牲畜帶來西府變賣, 與當地的農戶換口糧。




一匹馬可以換十石糧食,牛稀少且需求大,比馬貴的多,一頭牛得三十石糧食,獨家獨戶很難買的起一頭牛,西府飄飄要搶著時間耕種,錯過時間稻穀容易不熟,居民要想收成好,必須抱團取暖,也就促成了這種人口集中的盛況。




有些村子還會成立農工會,農戶上交糧食給工會,工會每年都會安排人給他們打理農田,由工會統一管理。




這些工會每年從中抽成,利息也是十分可觀的,許多工會在城中都有自己的糧號,收上來的糧再賣出去。




庭淵也是這一路上跟著伯景鬱有機會便下農田巡查時聽農戶說起,才知道這些,人是會進步的,這樣更加商業化的管理,對許多農戶來說也是減輕了負擔,是否加入工會也是純屬自願的事情,或許這也是西府人口能夠集中爆發的原因。




經濟水平上去了,百姓的生活好了,自然而然地就會追求更好的,沒有人甘心一輩子只做一個農戶,守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




整個西府的商業水平非常高,民風也比別處更開放。




淮水村外的樹上貼心地畫一個路牌,告訴路過的人村裡有客棧。




馬車進入村子,一路都有指示牌,道路兩邊孩童們三五成群地揹著自己的小書包。




這是庭淵在別處不曾看到的。




客棧修得也不比城裡的客棧差,起了一個非常雅緻的名字——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