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青染 作品

63.勝國首富

第49章




庭淵贊同地點頭。




佩服道:“呼延公子能想到這樣的辦法, 實乃大才。”




呼延南音擺擺手:“不過是些雕蟲小技,也是為了維護自家的利益,不得已而為之。”




他家農田八萬畝, 若是每個地方都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對他們家來說是一筆巨大的損失。




庭淵:“雖是維護自家利益, 卻也幫助了許多百姓,也是善舉。”




呼延南音沒有推脫庭淵對他的讚美, “這也是不斷總結出來的經驗。”




吃過太多虧才總結出這麼一套方法。




庭淵道:“很了不起。”




他好奇地問:“你這工會是隻在淮水村有,還是各地都有?”




呼延南音道:“西府一共有一十七個縣,其中十四個縣有我們的工會, 有工會的地方基本有我家的田產鋪子。”




西府人口兩億多,目前開荒出來的田產十一億畝, 百姓手中有三億多畝, 官府手中接近六億,庭淵都不敢想他家的產業到底有多大。




“那你這工會現在有多少人?”




一直在身旁的伯景鬱出聲詢問。




這事兒他倒是不太清楚,也沒有人上報過, 完全不知道這西府有工會的存在。




這工會只能算是民間組織, 官員不上報倒也是正常的。




呼延南音道:“如今我這工會約莫有一千四百萬在冊的農工, 每年來工會報道的大約是一千一百萬人,王爺請放心, 我的工會不招西州南部的人,所有註冊的農工都是西州北部戶籍的人。”




西州南部實在是敏感, 南部有些部分被叛軍掌控,呼延南音也不敢冒險收南部的人。




“事關整個西州北部五千萬的人的生存,我呼延一族將這些人從西州帶到西府來工作,便有責任和義務保護他們的利益。”




若是因冒險招進來一些搞事情的南部叛軍的人混進西府,真要在西府做點什麼, 毀掉的又豈止他呼延一族的生意,更是毀掉了千千萬萬個西州北部人賴以生存的活路。




要真再起戰事,西府禁止西州老百姓來西府務工務農,到時整個西州百姓面對物資匱乏土地貧瘠的西州,他們該如何生存?




無論如何,呼延南音都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因此工會第一準則就是不允許有西州南部部落的人註冊。




他們愛去哪裡去哪裡,絕不能來禍害他的工會。




退一萬步來說,西州南部的百姓生死與他何干,他家祖上幾百年前就被南部的祖先驅逐到了北部荒地,當時的西州北部可不是一片沼澤綠洲,而是實打實幹旱荒地,之所以成為如今的沼澤綠洲,也是隨著自然環境演變而來的。




伯景鬱:“你倒也不必緊張,我只是隨口一問。”




呼延南音鬆了口氣,態度恭敬誠懇道:“多謝王爺信任。”




庭淵問呼延南音:“這注冊在案的農工便有一千四百萬,那你們在西府有多少土地?”




這個數字是庭淵真的想都不敢想的。




庭家是居安城裡的首富,居安縣的居民住得比較分散,很難形成規模,庭家的田產鋪子各種加起來確實比較多,老爺子有眼光打量購買山地田產街鋪,這才能讓庭家坐穩居安縣首富的寶座。




居安縣的耕地多為山地,不似西府這樣的平原,也就註定了經濟無法實現飛躍,勝在居安縣糧食產量不錯,耕地面積也多,再加上居安縣的佔地面積足夠大,居安縣北部礦產資源豐富,有大量的鹽礦、銅礦、煤礦、鐵礦,冶煉技術非常出色,又是交通要塞,這才能擠進中州八十七個縣前十。




西府這邊整體產業比較單一,就是農作物和水產,相較之下工業並沒有那麼發達。




西府一年四季溫度都高,對煤炭的使用也不廣泛,不似北府和東府等地,到了冬季需要燃煤取暖,各地都從居安縣買煤,北部的百姓都不怎麼種地,家家戶戶靠山吃山,北部的瓷器技術也是相當不錯的,雖製作的瓷器不是最精美的,勝在價格低廉品質優異,各地做生意的人都愛購買,這才使得居安縣財政收入非常搶眼,除西府之外中州唯一的一個富庶之地。




呼延南音回答道:“如今由我們工會統一管理的土地大約有五千萬畝。”




此話一出,伯景鬱和庭淵都驚呆了。




相當於他的手裡掌握了西府農戶手中六分之一的田地。




伯景鬱斷然沒想過會得到這樣一個答案。




庭淵:“竟想不到呼延公子的生意做得這麼大。”




呼延南音道:“這也算不得什麼。”




若按田產面積算,他們家確實沒有多少田產,可若是按照抽成來算,那便是天文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