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啊愁 作品

第232章 母河水患如何治?

    可是現在真當有實際的問題擺到他面前時,卻又完全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有何難,左右不過是加高堤壩罷了。只要朝廷撥款,百姓用命,自然不會有大澇。”書生急中生智說完,隨後很是志得意滿,認為這個問題沒有難住他。

    蘇禮臉色並沒有任何變化,只是就在他回答之前,那二樓的年輕勳貴公冶思明就已經搶先問道:“不知閣下以為,朝中三公如何?”

    書生自傲地抬頭一笑道:“一群蠢物罷了!”

    很好,這是平時他和同伴們議論天下(吹牛逼)時的說辭,不知不覺就拿了出來。

    三樓上那群人的臉色就有些難看了。

    為首那中年人卻是哈哈一笑道:“若是寡人用來治國的都是蠢物,那寡人又算什麼?”

    這恐怕就是宋國君臣在此了吧!

    那位公冶老太宰則是無所謂地說道:“主上多在此宴請吾等,此類言論怕是已然聽聞不少。”

    這可以算是一種暗暗的吐糟了。正常國君又怎麼會在這種地方宴請群臣?這不是惡趣味麼。

    “這才有趣不是嗎?我就想看看現在的這寒士中是否還有明白人。”那位宋國國君卻是不以為然。

    “也不知那個異鄉子是何來歷,是否可以為我所用?”

    竟然是看上了蘇禮。

    “啟稟王上,那人應該是一名修士,而且來歷恐怕不凡。”這時,這宋國君主旁邊一人冷不丁地插嘴說道。

    “修士?也對,近期的確是修士雲集要商議什麼‘滅魔’事宜……罷了,罷了。”這位君主立刻就興致缺缺。

    看來這宋國曆代受正道修士庇護也已經習慣了他們的存在,明白修士,尤其是大有來歷的修士是不能被他們所用的。

    再看場中,那公冶太宰的孫子公冶思明則是大笑兩聲道:“你當三公為蠢物,可是你所提之治河方略就是三公一直以來都在實行的辦法啊!”

    那書生臉色臊紅,隨即強詞奪理:“可是治河本就如此,難道除了勤修堤壩之外,還有其他方略嗎?”

    “你說得沒錯,正是因此我爺爺和三公他們才會如此困擾。”公冶思明卻是目光明亮地轉向蘇禮道:“所以這位先生,如有妙法,可否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