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加辣椒 作品

第592章 漢斯人選盟友的眼光不行

  而對於米利堅,大夏的反制手段還是比較缺少。

  這有主要是因為米利堅遠離歐亞大陸,獨處於美洲大陸。

  而美洲大陸那邊,不是他的盟友,就是他的保護國,沒有一個強國可以跟米利堅掰手腕。

  在外無強敵的環境下,米利堅自然不會遭受戰火,所以直到一戰結束,米利堅本土沒有受到波及,他唯一付出的也就是一些物資和幾乎可以忽略的傷亡。

  國內的基礎工業沒有受到波及,反而因為戰爭而得以增強。

  這才是讓大夏感到頭疼的存在。

  林逸時常感慨,早知道會是現在這個局面,當時大夏就應該留點力氣,讓協約國多存在一段時間,去把米利堅捶一頓。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林逸覺得想要擊敗米利堅,不能只由大夏一個人出力,大夏也需要盟友。

  不然的話,那豈不是變成大夏獨戰全世界了?

  至於說選盟友這件事,林逸覺得還需要慎重一下。

  有句話咋說來著,交友不慎,一輩子都耽誤了。

  就像是漢斯帝國一樣,在原來的時空漢斯帝國的強悍,大家心裡都有數,連續兩次發動世界大戰,還都成功了。

  第一次如果不是高盧帝國的霞飛元帥擋住了馬恩河的漢斯人,估計一戰就會提前結束。

  而在二戰的時候,更是一個月覆滅高盧,打的約翰帝國龜縮於英倫三島。

  如果不是錯誤的決策,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漢斯人會取得勝利。

  而漢斯帝國為什麼會在兩次世界大戰都會出現決策性的失誤,其實理性分析一下,主要還是漢斯人選擇的盟友不行。

  第一次世界大戰,馬恩河戰役的關鍵時期,原本作為東線主力的奧匈帝國被羅剎帝國帝國按在地上錘。

  迫使漢斯帝國從西線抽調兵力,去支援東線,幫助奧匈帝國擋住防線,緩解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壓力。

  從而導致,漢斯帝國西線兵力不足,被高盧人擋在了索姆河和馬恩河。

  讓一戰從可控的短期戰爭,變成了不可控且持久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