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秩序 作品

第415章 王見王

 戰爭在持續,韓信幾乎佔據了全面的優勢,雙方採用相同戰術,進行兌子互換。 

 但是因為指揮調度上的差距,使得吳起幾乎完全陷入劣勢,因為兵力的原故甚至陷入了半包圍的狀態。 

 吳起有點不理解,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能把百萬大軍指揮起來完全如臂指使的人類存在。 

 他依靠著軍團嵌套和預設的模板進行豬突,所以顯得有些死板,就算是對拼成功,他也沒辦法把那一批士卒給撤下來,只能看著他們以殘破的陣型被下一波衝擊碾碎。 

 但是韓信不一樣,韓信能把這一部分士卒抽調出來,然後分配給左右兩翼,由諸葛亮和司馬懿操刀展開包圍。 

 雖說戰損是吳起佔據優勢,但是雙方兵力本身就有差距,在這種近乎無限兌子的行為中,吳起的劣勢越來越明顯。 

 整體的戰局一直掌握在韓信的手中,韓信展現出來了驚人的壓制能力和判斷能力。 

 “差不多到最後一搏的時刻了!”韓信凝視著戰線上的波動,在賈詡他們點名了吳起的心思之後,他就明白吳起多半會這麼做。 

 因為吳起也是以少勝多的兵形勢大家,如果他真的打算衝陣斬首的話,這就是他最後的機會。 

 雙方慘烈的兌子之後,差不多是四十萬人對五十八萬,韓信損失了將近四十二萬的兵力,而吳起損失了四十萬。 

 差距並不多,但是局面對於吳起來說已經沒有那麼樂觀了,因為戰損在不斷地升高,他的優勢在不斷的縮小。 

 雙方人數比例在不斷的升高,即將接近一比二。 

 當人數比例達到一比二的時候,就是韓信全面碾壓的吳起的時候,韓信知道這一點,吳起也知道這一點。 

 所以韓信很確定,如果吳起想要放手一搏,眼下這個時間段,就是吳起最後的機會。 

 賈詡等人看的心驚肉跳,實際上從雙方開始豬突對沖,他們就看的心慌慌了,因為吳起的攻勢很堅決,而且雙方的士卒實力存在著差距。 

 這樣前方的戰線看上去搖搖欲墜,似乎隨時會崩潰一樣,他們看的那叫一個膽戰心驚,尤其是韓信的戰損顯然大於吳起的時候,雙方看的那叫一個心驚膽戰。 

 尤其是韓信還時不時的抽調部分殘兵敗將朝著兩翼回籠,導致正面搖搖欲墜。 

 然而搖搖欲墜了半天,怎麼也沒有出事,並且局勢越來越明朗,他們才發現,吳起看似佔據上風,但是已經快要被韓信屠龍了。 

 不管韓信的局勢多麼危險,戰線多麼的接近完蛋,但只要韓信自己沒有完蛋,那這戰爭就能繼續打下去。 

 最關鍵的是,他們隱約發現,之前加入戰場的新兵們,似乎已經和老兵相差無幾了,至少他們已經無法明確的看出那一部分是新兵,那一部分是老兵了。 

 精銳士卒的意義對於戰爭而言非常巨大,但是當規模擴張到某個極限水平之後,精銳軍團對於這種頂級統帥而言,其實就跟普通大軍團作戰之中的衝鋒陷陣的猛將一樣。 

 而現在,韓信似乎已經通過不知名的方式,將新兵變成了老兵,韓信確實不擅長練兵,但是這種不擅長也只是相對於吳起而言。 

 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韓信又怎麼可能一無所獲,最開始的六十萬精銳和四十萬新兵,現如今變成了五十六萬精銳。 

 這是韓信指揮調度帶來的結果,也是吳起走向敗亡的最終原因,個體素質是他佔據優勢的原因,當韓信將這一部分補全了之後,完全沒有優勢的吳起,自然而然的走向了敗亡。 

 但是敗亡只是一個趨勢,距離吳起真正敗亡還有這相當遙遠的距離。 

 如果是在現實當中遇到這種對手,哪怕打的再好看,最後也會拖到雙方精疲力竭,因為損失對於雙方而言都存在。 

 這個是什麼也無法彌補的,在真正的死亡面前導致的士氣問題,會將雙方徹底拖垮,進而放棄戰場決戰。 

 這是大規模會戰所帶來的弊病,人數限制了勝負的速度,要麼就是向長平之戰那樣,一方拖垮了另一方。 

 要麼就是想項羽哪一樣,直接爆發,正面擊潰對方,用強橫的戰鬥力,正面碾碎對手,在戰爭落入泥潭之前,使之崩塌從而獲取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