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 作品

第400章 財政和軍事


  如果此時高拱已被噴走還沒回來、又沒有一群同黨小夥伴,對於張居正的《陳六事疏》,隆慶的態度就是:

  你說得都對,交給各部實施。

  再深一層的意思,你行你上。

  於是張居正真的自己上,最後成為萬曆朝的大權臣。

  現在嘛,隆慶有可親可信的高老師,有一群同黨,還有廠衛走狗,覺得不一定非得太嶽一個人上。

  這一次開小會,皇帝先不打擾定海神針高拱,而是讓後浪先議。

  在皇帝眼中很有潛力的申時行和王錫爵也奉命參會。

  申時行和王錫爵在翰林院積累資歷,被抽調參與修《世宗實錄》,近距離旁觀風起雲湧的內閣。

  別的不說,光是換首輔的速度,隆慶比先帝還快。

  當初楊廷和跟嘉靖皇帝鬧得那麼僵,都熬到嘉靖三年才罷官歸故里。

  外界傳聞隆慶溫和軟弱……

  申時行和王錫爵覺得,評價一個人,不要輕信傳聞,而是要看他做了什麼。

  對笑裡藏刀的皇帝,他們謹慎得過分、連眼神都跟狗狗一樣憨厚。

  隆慶:……?

  皇帝先拋出觀點:“《陳六事疏》每一條都深切時務,老成謀國,但具體怎麼實施?你們有什麼建議?”

  晏鶴年和晏珣先不發表意見,齊齊看向申時行和王錫爵。

  兩位新入黨的成員,要接受組織考核,連忙拿出會試時的狀態認真思考。

  申時行中庸穩重,片刻後答道:“稟陛下,張閣老的奏疏非常好。臣建議由他做主,帶領各部門實施。”

  皇帝微微一笑,申時行常去請教張居正,兩人以師生關係相處。張居正掌權,想必申時行也能水漲船高。

  “太嶽說,朕要拿出決斷。”皇帝又看向王錫爵,“王卿的意思呢?”

  王錫爵的性格剛硬,遠人不服而不能來,則用拳頭打服;再不服,就把遠人打死。

  他鄭重地說:“張閣老說的六條,前面四條是請陛下聖心獨斷。這一兩年來,朝中高官互相攻擊的狀況,確實該結束。”

  隆慶不動聲色,王錫爵是在說他放任臣子內鬥。但帝王權術,豈能讓臣子看透?

  “朕知道了。”皇帝平靜地說,“你們還有什麼建議?”

  晏鶴年站起:“張閣老論當務之急,是財政和軍事。臣剛從邊疆回來,先談一談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