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啟蒙

徐夫子默不作聲看他一眼,暗暗記下《千字文》只罰抄一遍對徐守文來說實在太輕鬆,得加罰,才繼續領著謝拾讀《三字經》。

在徐夫子的帶領下,一本《三字經》很快便讀完了一遍。

徐夫子當然不指望就這麼領著謝拾讀了一遍他就記住了,如今不過是啟蒙第一天,慣例領著他全文通讀一遍罷了,後面還得一字一句地教他——畢竟謝拾年僅四歲,又沒有基礎,只要坐得住,每日背幾句,循序漸進就夠了。

說到底,世上哪來那麼多神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全文領讀完一遍,徐夫子又領著謝拾三字一句著重讀了一遍開頭四句,一個字一個字反切,還時不時用戒尺指著《三字經》上的某個字,糾正謝拾突然跑偏的讀音。

“人之初生,本性為善,習慣卻不盡相同,天長日久便有了性情之差。”徐夫子說話時,戒尺在空中一甩,謝拾下意識縮了縮小身板,“是故孺子不可不教。”

謝拾點頭如小雞啄米,十分乖巧:“夫子說的是。夫子儘管教,我一定用心學。”

徐夫子:“……”

“此為《三字經》開篇之義。”

他只說了一句,沒有過多解釋。時下夫子都奉行“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的道理,讀書不講大意,正所謂“不求甚解”,等蒙童對字句熟極而流,再明其意也不遲。

又領著謝拾從“人之初”開始,將這四句話反覆讀了三遍,徐夫子才暫時從他身邊走開,拿起戒尺朝其他蒙童走去。

所過之處,鴉雀無聲。

私塾已開設近一個月,蒙童們進度各有不同,除卻謝拾與徐守文之外的四人中,年齡在七歲、八歲的各兩人。

七歲的方朋和吳躍與謝拾一般入學後才啟蒙,正學《三字經》。

八歲的王臨及趙自新啟蒙更早,前者尚在學《百家姓》,後者卻與進度最快的徐守文一起,早已開始學《千字文》。

一共才六名蒙童,徐夫子也不曾特意分班,只按照進度一批一批教過去就是了。

在他給謝拾啟蒙時,其他蒙童就在坐位上溫書,等徐夫子過去教他們讀書時,就吩咐謝拾反覆溫習方才學的內容,如有哪裡不懂或遺忘,可以向旁邊的徐守文請教。

徐守文熱情接下幫扶小師弟的任務,拍著胸脯保證:“阿拾有不會的儘管問我。”

可惜,他當小老師的想法落了空。

只因這個崗位競爭過於激烈,一隻胖狸貓早已捷足先登,在謝拾腦海中循環播放那四句話。伴隨著胖狸貓的聲音,謝拾照著書上的句子,搖頭晃腦地念誦起來。

三字一斷,依韻而念,一氣呵成……由於這段時間已經習慣通過聆聽系統的“科普”來學習知識,不知不覺,謝拾的耳朵就鍛煉出來了,善於捕捉聽到的每一個細節。

其他人用耳朵聽人說話或唸書也許會漏掉字句,他卻能聽得一字不漏,如此幾句話反覆聽了數遍下來,竟是過耳不忘。

系統甚至比謝拾本人先一步有所察覺。只因一旦謝拾汲取知識,它便有能量增長反饋。因此,謝拾是摸魚還是認真,是毫無進益還是學進去了,系統可謂一清二楚。

不斷有能量入賬的滋味太美妙了,胖狸貓高興地翹起鬍子,不動聲色地順著“教之道,貴以專”這句話繼續往下播放,力圖反覆不斷地念誦讓宿主的耳朵徹底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