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1 章 閱卷





吳長松等人氣得一個倒仰,卻又感覺理所應當,果然還是那




個如假包換的大噴子!()




再看杜鳴與秦開泰二人,皆是微微頷首,臉上流露出顯而易見的得意之色。




▲嬴天塵的作品《修不成仙的我只好考科舉》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而目前唯一看過所有薦卷的副主考方允明竟是出言贊同道:“《易》房薦卷,確為最佳。”




吳長松等人不由紛紛變色。




要知道各房選出的五經魁往往相差無幾,故而每屆同考官們都會爭一爭,儘量爭取讓會元之位花落自家。




副主考方允明所治本經為《禮》,便是有所傾向也不至於如此篤定……除非,除非差距實在過於明顯。




會試總裁李岱心中微動,面上浮起幾許好奇之色。




他先看過其餘四房選出的試卷,對各房同考的眼光給予積極肯定:“果然都是錦繡文章,大齊又添一批英才。”




而後,李岱才帶著淡淡的好奇與期待,翻開《易》房薦卷中放在最上面的試卷。




這一看之下,竟不可自拔。




只看完前兩篇《論語》和《孟子》的書義,李岱已是大為驚豔:“妙哉!妙哉!”




“首篇議論雄氣奔放,才氣汪洋恣肆。次篇則是字字珠璣,氣格之高,音律之妙,已登峰造極。前者渾若李白之詩,後者恰似杜甫七律,竟是各有千秋!”




這位昔日的探花郎絲毫不吝嗇誇讚,幾乎是迫不及待地翻開了第三篇書義。緊接著,他的目光便黏在試卷上一動不動了。




這本就是謝拾發揮最出彩的兩篇之一。拿運動來做比方的話,寫前兩篇書義的他尚處於熱身階段,作後兩篇書義時,謝拾狀態最是圓滿,正值全力以赴馳騁科場——而這一篇《中庸》的書義,甚至還是謝拾在兩篇書義裡優中選優最終謄抄出來的。




這一題的完整題目是【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意為明瞭祭天地的禮節與在宗廟祭祀祖先的道理,治國便如同看自己的手掌一般明白容易。




乍一看祭祀與治國並無關係,實則不然。




只從現實的角度上講,祭祀並不簡單,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輕輕鬆鬆主持完成的。




如何修廟、廟中陳列哪些遺器、四時獻上何種祭品、鍾廟中的神主牌按什麼順序擺放、參與祭祀的所有人如何按照輩分、職位以及爵位的高低來安排,每個人該做什麼事……能將這一切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從頭到尾順利舉行完一場祭祀的人,本就不是一般人。至少熟悉禮制,通曉人事,懂得將合適的人安排在合適的位置上……一旦大而化之,豈不就是治國理政之道?




當然了,謝拾雖是如此想,卻知道科場文章若想打動考官,需得選擇另一個角度來寫。過於“務實”的話,格局就顯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