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墨白 作品

第641章 642【白老師,額想為你寫本書】

    有多少人巴不得走出山溝,只有你爸為了村裡的娃們,甘願留下來教小學,這是多麼偉大的奉獻精神。木有幾個人能夠做到的。”

    他知道,麥苗一直怪她爸買了炭爐,燻死了她媽,所以心裡一直有疙瘩。

    麥苗聽他這麼說,若有所思。

    白老師見項南如此誇獎,也是心潮澎湃。

    “白老師,額覺得你就是這麼偉大的人。”項南笑道,“你要木別的意見,額就發出去了。”

    隨後,他把這篇文章寄去了《十月》雜誌。

    這本雜誌和《收穫》、《當代》、《人民文學》並列內地文學四大期刊。其中,《當代》、《十月》、《人民文學》都是現實主義,但又各有不同。

    《十月》的文風比較接地氣,而《當代》、《人民文學》更陽春白雪。至於《收穫》則是先鋒文學的陣地,主要刊登實驗性的文學作品,不是太符合項南的文風。

    ……

    而這半個月時間裡,水花都是在家看書。

    她看書的口味很雜,古典名著、世界名著、武俠小說都喜歡看。

    尤其喜歡看農業技術、果樹栽培等實用書籍,一看就是個實幹派。

    在此期間,麥苗也來過兩次,借了些書籍回家去看。

    她和項南之前的心病一樣,都是因為精神太貧乏了,所以才對書籍如此的渴望。

    另外,《故事會》的樣刊也寄來了。

    樣刊寄來的當天,安支書就跟項南商量,想把這本書供到祠堂去。

    “咱們苦水村幾百年咧,都沒出過一個秀才。如今,永福兒的文章刊登在了這麼大的刊物上,這是光耀門楣的事情。這必須讓祖宗們都知道。”安支書說道。

    項南雖然覺得把本《故事會》供到祠堂去有些滑稽,不過他能明白老支書的心情。

    這麼多年苦水村都沒出來能人,現在終於出來一個,雖然放眼全國根本不算啥,但放在乾溝鄉已經算了不起。

    “行,支書,你放吧。”項南把《故事會》給捐了出來。

    可憐他都沒拆封,還沒親眼看過自己的文章被印成鉛體字的效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