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墨白 作品

1958【拿下亞視】

    這一把火燒下去,全亞視員工都喜出望外,開心得不得了。

    亞視因為收視率低,廣告商的投入小,因此收入自然就少。因此之前的幾位東家,為了賺錢,往往就會開源節流,壓縮員工的工資。

    據說林氏財團執掌亞視時,就連廁所裡的廁紙都要計數,超出用度就需要保潔阿姨自己出錢買,害得員工上廁所都提心吊膽。

    這也導致亞視留不住什麼人才,像關詠荷、張家輝、呂頌賢、陳秀雯、江華等,都是從亞視出走,去到無線發展的。

    除此之外,幕後走的人也不少。比如無線知名監製蕭苼、梁材遠、王心慰等等。

    臺前幕後的人才都被挖光了,導致亞視劇集的質量,相比無線都差了一截兒,自然難怪觀眾不願看。

    所以項南就是要用高薪,把人才都給留下來。

    ……

    第二把火,就是加大自制劇的力度。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亞視為了節約成本,縮減了自制劇的數量。在八零年代,亞視每年製作的劇集不比無線差,一年都有二十餘部。所以那時候亞視藝人人人有戲拍,底薪加上片酬,還是很富裕的。

    但從林氏掌權之後的幾年,亞視漸漸減少了自制劇,而改以外購劇為主。外購劇雖然能節約成本,但卻令亞視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再也無法發展壯大。

    亞視藝人無電視劇可演,收入下降不說,也沒有了露臉的機會,自然也就沒有了前途。這也是為何九零年代中期,很多亞視藝人出走的原因之一。

    畢竟賺的少還能忍,但沒有成名的機會,前途一片黯淡,就真的沒法忍了。所以項南加大了投資力度,預計今年至少拍十二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