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墨白 作品

3400【帝王之氣】

喜福成科班是我師父關金髮所創,如今收徒已有十八人,我是這一科的大師兄……”

項南睜開眼睛,就見眼前一片熱鬧景象,人來人往,熙熙攘攘。耳邊更有嘈雜的鑼鼓聲,以及十幾個勾著猴臉的孩子,隨著鑼鼓點兒蹦蹦跳跳。

項南立刻明白過來,知道是關師傅正帶著孩子們在天橋撂地兒。一為練膽,二為賺錢,這也是維繫科班的必要手段。

關師傅早年間在梨園行創出過名堂,不過年紀大了之後不再受捧,因此才組建了喜福成科班,希望培養出一些弟子頂門。

小石頭兒就是他收得第一個弟子,因此是本門的大師兄。而今天在天橋上撂地演出的曲目,是一出猴兒戲《大鬧天宮》。

小石頭兒演得,正是齊天大聖。

天橋位於天壇西北,原來是有橋的。明朝在此建有漢白玉單孔高拱橋,以通“御路”。是皇上去天壇祭天的必經之橋。皇帝又稱為天子,天子所走之橋,故叫天橋。

清光緒年間,京漢鐵路開通之後,車站設在永定門外。乘客進京、出京正好經過天橋,再加上卸貨的腳行、拉車的車伕也在車站等活,因此這邊匯聚了大量的人流。

所以吸引了不少的商家在此聚集。茶館、旅店、飯鋪、小吃攤、雜貨攤……琳琅滿目。而這些店鋪雲集,又吸引了更多人前來。

因此此地漸漸繁榮,也吸引許多民間藝人來此獻藝。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曲藝雜耍,無所不包,無所不有,熱鬧非凡。清朝末年,就已經是一等一的熱鬧所在。

到了如今,正是一九二四年,北洋政府時期,雖然市道不太平,城頭變幻大王旗,你方唱罷我登場,亂哄哄沒個秩序。

但天橋的熱鬧卻是不減反增。畢竟越是兵荒馬亂的年代,窮老百姓就越多。而天橋看玩意兒不要錢,自然是最合適的口紅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