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權秦舒柔 作品

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引起焦慮

    竟敢拿皇族開賭局?

    蕭權膽子真是肥啊。

    不過,這也側面說明蕭權受皇帝重視的程度。

    若沒有把握皇帝不會怪罪,就是給蕭權是個膽子,他也不敢這般放肆吧?

    這個賭局很簡單,就賭魏貝將來是要入朝為官,還是去青園書房教書。

    古人參加科舉,不就是為了考取功名,入朝為官?

    魏貝乃狀元,官途一片明亮,怎麼可能會放著好好官途不走,去當個平庸的教諭?

    在場之人,九成九都壓了魏貝入朝為官。

    只有極少數人壓他當教諭。

    這極少數人,還是看著木謹下了大注,還是蕭權的人,相信蕭權的判斷力,這才斗膽跟著蕭權賭一把。

    說實話,他們也覺得蕭權贏的可能性不大。

    別的不說,魏千秋這一死,魏貝若不挑起大梁,入朝為官,而是去當教諭的話,監國府也就算是徹底沒落,沒希望了。

    再說了,魏貝從小過慣了錦衣玉食的生活,突然讓他當個教諭,他願意嗎?

    當教諭,辛苦不說,還意味著魏貝從此要過上拮据的生活。

    畢竟教諭的收入極其微薄,微薄到不足以支撐監國府這麼大一個架子。

    換了誰,都不會放著好好的官途不走,去當個窮酸教諭吧?

    這些人,跟蕭權的賭注,純屬就是拼個奇蹟。

    就這樣,不出半天的功夫,京都的大街小巷,乃至整個京郊,都盛傳這個賭局。

    這個賭局一傳開,就有人開始捕風捉影,紛紛猜測魏貝是不是真的要當教諭。

    即使不相信這個可能,還是引起了他們的焦慮。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

    意思是,老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與主動學習的可貴品質。

    很多人果然如蕭權所想那般,覺得魏千秋做了那麼多喪盡天良之事,蛇鼠一窩,他的兒子能好到哪裡去?

    這樣的人,何以為人師表?

    如何能教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