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士鐵馬 作品

第138章 將相之談

    “東和孫權,北抗曹丕!”

    這八個字,關索幾乎是毫不猶豫地脫口而出。

    諸葛亮輕搖羽扇,徐徐問道:“那令尊之仇,二郎君能暫且放下嗎?”

    “丞相勿憂!關索凡事必以國家為重!絕不以私廢公!”關索鄭重地拱手道,“先父之仇,關索自然要報,但時機未到,豈能強求!”

    “如此甚好!”諸葛亮微笑地點了點頭,能有這樣覺悟的人,日後方能託付大事。

    然而,諸葛亮還是微微皺眉道:“只是真要與孫權罷戰言和,尚需一能言善辯之士,前往武昌!”

    “當年與東吳聯盟,多賴機伯伊籍、季常馬良之力。今機伯已故,季常又身負統兵重任,尚需另選良士。”回憶伊籍與馬良,諸葛亮便更是苦惱,一時之間恐怕難以找到與二人才能相當的使臣。

    關索忍不住開口問道:“敢問丞相可有合適人選?”

    “我聞議郎丁厷、陰化,此二人皆有文辯之才且學識淵博,我有意從中甄選一人。”諸葛亮徐徐說道。這麼短的時間內,他能想出兩個人選,已是相當難得了。

    關索倒是聽過這二人的名字。歷史上,蜀漢在夷陵之敗後,諸葛亮曾先後派此丁厷與陰化前往東吳,試圖重新恢復聯盟。不過孫權卻認為此二人言辭浮誇,且誠意不足,難以讓吳蜀再復邦交。

    此番吳軍敗績,損兵折將不說,佔據僅僅兩年的南郡等地再次失守。孫權吃了如此大虧,如何能輕易善罷甘休,沒準惱羞成怒,把諸葛亮派出去的使者扔進油鍋裡,也不是沒有可能。

    膽大無畏,能看清當今形勢,且能巧言善辯,這個使者確實不好找啊……

    不過,關索還真想起有那麼個人來,提議道:“索聞尚書鄧芝鄧伯苗素有才幹,聖上多年來對其屢屢提拔,丞相何不與他談談?”

    現在的鄧芝雖然名氣還不響亮,但歷史上真正成功修復吳蜀邦交的正是此人。在南中叛亂之際,鄧芝頂住內患的壓力,向孫權說與利害,這才使得孫權棄魏連蜀。不僅諸葛亮對鄧芝極其器重,孫權也十分欣賞他的才能,認為只有他能“和合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