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戶千燈 作品

第 54 章 054





“這些是這兩天蒐集來的書畫愛好者的作品。”




傅斯岸道。




“以我母親名義捐贈的基金不久就會開始運行,所以想委託你挑一挑,看有什麼可以資助的人選。”




“好。”舒白秋應聲,接過了文件袋。




他又問:“那有什麼挑選標準嗎?”




“沒有固定標準,”傅斯岸說,“你喜歡就好。”




舒白秋想了想,又點頭:“好。”




少年拿著文件袋,先去了茶室。




一旁的蘇越見此,也主動開口,向傅斯岸道。




“您想挑資助人的話,我可以幫忙聯絡明城少年宮,以及一些藝術類院校,那邊應該會有不少好苗子。”




蘇越剛剛也跟著大致看過一眼文件袋中的內容。




裡面基本都是書畫初學者的作品,大多是公益活動徵集來的,並沒有多少專業的書寫和畫作。




如果真要資助的話,自然還是從孩童或者藝術學生中挑選一些有天賦才能的對象,可以更容易獲得更為優質的回報。




蘇越很早就跟著蘇青女士做事,對書畫領域的瞭解,和擁有的資源也都頗為豐富。




不過蘇越說完,卻聽面前




的傅少道。




“不用。”




傅斯岸說:“這筆資金不會用來篩選參賽選手,只是為了資助愛好者。”




蘇越聽得微愣。




傅斯岸的口吻卻一如既往地平靜,一看就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早已想好。




“選出一些喜歡書畫的人,給他們點堅持愛好的助力,就夠了。”




蘇越顯然沒想到傅少會是這種打算。




他之前也見過不少以個人名義贊助的書畫活動,但那些絕大多數都是賽事。




像傅斯岸說的這樣,不為比賽、不為篩選,也不考慮日後回報的資助,蘇越還是第一次見。




但瞬間的,蘇越又有些愧然。




因為他想到了傅少的母親,蘇青女士。




蘇老師就是全心地喜歡字畫,而非只論市場價值。




倘若蘇老師來設計這筆資金的話,大概她也會選擇傅少這樣的規劃與想法。




蘇越沒再多言,他隨著傅少去了書房。




路過茶室的時候,因為茶室的門沒關,蘇越無意中掃過一眼,還看到了桌邊的舒白秋。




少年正在低頭翻閱面前的作品,而在他的手邊,還有兩張被單獨放置的畫作。




那似乎正是少年選出的作品。




蘇越只看了一眼,並不算仔細。




但他畢竟是書畫領域的專業人士,掃過時便發覺。




其中一張的筆觸稚嫩,用色卻頗為新異大膽,似乎創作者的年齡不大,在色感上卻頗有獨特的風格。




而另一張畫作截然不同,選的並不是年輕人慣選的水彩或蠟筆,而是用毛筆畫的。




並且這作品甚至也沒有用宣紙,只畫在了一張普通的白紙上。一眼就能看出畫作者年齡不小,也沒有接觸什麼專業的資料。




那筆觸也頗為拙樸,生澀。




唯獨出彩的,可能就是其下筆時清晰可見的耗力與精心。




蘇越之前也見過類似的畫作,那是一對中年夫妻畫的,丈夫是生產線上的工人,妻子則起早貪黑地在早市賣菜。




他們兩人都有繪畫的愛好,卻很少能被人理解。身邊的人見了,也總會笑他們不好好專心工作,卻搞這些花裡胡哨。




在他們兩人的共同畫作中,蘇越就曾看到過相似的拙嫩與用心。




蘇越不由意識到——小舒先生挑選的準則,似乎也不只是潛力,回報。




他選的,正是他眼中的虔心愛好者。




剛剛傅斯岸把文件袋拿給舒白秋的時候,蘇越全程都在旁邊。




他知道對挑選準則,傅少也只說了一句“你喜歡就好”。




而眼下,舒白秋的選擇方向,卻如此正正好好。




恰與傅斯岸的用意一致。




蘇越心有意外,卻又有了一種好像“理應如此”的觀感。




這兩位在許多方面,似乎總是出乎意料的相配。




——看起來,兩人的外表、經歷、性情,都有著極




大的差異。




他們偏卻又有著如此默契一致的心意。




直到跟著傅少進了書房,蘇越才斂下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