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春 作品

第 69 章 搶生意





百姓們只用排隊,不用分隊列。




記名目的人,根據百姓的村子來分冊,這樣好找人。




路遇百姓,謝星珩看離城不遠,就下車跟他們搭話。




鄉下百姓都要膽小一些,這是環境使然。




他們進城少,認識的外人也少。所得信息有限,不確定對方的來歷與目的,總要謹慎些。




謝星珩一張笑臉揚著,以日常家事為切入點,三兩句就聊上了。




“春耕都忙,你們怎麼這時候結伴進城?縣裡有什麼好事?”他明知故問道。




春耕忙,這活動不挑時候。




家裡小漢子都要下地,媳婦夫郎又挑不動油,只能他們這些壯勞力跟著一起來採買。




說起這個,他們頗為不喜。不過省錢嘛,大不了這幾天早起晚走,多幹幾個時辰補回來。




他們跟謝星珩說起李家油坊的活動。




謝星珩“哦哦”,一副他真的毫不知情的樣子。




“是挺划算的,要不是我有別的去處,我也要去買上兩壇茶油屯著。”




他表現得熱情,話說完,就自顧接話:“剛才那些雞苗鴨苗還有豬崽,你們都看見了嗎?今天可以不要錢領養,你們知道嗎?”




他自顧說話,是怕靦腆的農戶們,不好意思問他。




等他說雞苗鴨苗還有豬崽,都是不要錢領養的,農戶們瞬時不




()靦腆了。()




他們有的性子好,笑呵呵說:你這人,別看我們是鄉下來的,就哄我們,哪有不要錢就能抓雞苗鴨苗的?那可還有豬崽!




?羽春提醒您《夫郎家的鹹魚翻身了》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有人當即臉色不好看:“你做什麼說這種話?拿我們當傻子?”




謝星珩無辜臉,懵懵然:“我哄你們做什麼?你們看見了,我剛才是從他們馬車上下來的,他們東家大清早去農莊拉來的小崽,你們不都看見了嗎?”




看見了,也不能說明是真的啊。




開春了,城內有雞販子,他們今天難得進城一回,買完油,也有要去捉雞苗跟鴨苗的。




那麼多,別說不要錢了,賣都賣得完。




他們神色狐疑。




謝星珩被他們看得急了。




“怎麼不可能?豐州江家聽過嗎?開鏢局跟雜貨鋪的江家。鄉里鄉親的,哪能騙人呢?”




江家名聲大,是豐州三巨頭之一。




這兩年出盡風頭,又是招婿,又是接濟難民,江家小哥兒還獲封了勇士,府門上都掛著御賜牌匾。




江家那個贅婿,還考中了舉人!




去年裡,江家搞科普活動,說朝廷賑災的流程。鄉里人也都聽說過。




更別提他家差點被抄家。這名聲可太響了。




他們家放話,百姓們信。




可他們怕謝星珩是胡編的。




謝星珩看他們表情,話風轉換自如。




他搖頭失笑:“我騙你們做什麼?說起來,這件事是我沒辦好。”




咋又成他沒辦好了?




百姓們不懂。




謝星珩嘆氣:“實話告訴你們吧,我是江家贅婿,這次送養雞苗豬崽的活動,是我夫郎想給鄉親們做點好事,哪成想,你們根本不知道!”




同行百姓愣住。




謝星珩臉色閃現過一絲尷尬:“實不相瞞,我下車跟你們搭話,是以為你們要去我家鋪子裡領豬崽的!”




百姓們:???




居然是真的嗎!




結伴進城的人,多數是同村、鄰村的,所隔間距不遠。




聊天時,只有三五個人應話。聽到這裡,附近人都急了,搶著問話。




問得最多的是:“是不是真的啊?你別騙我們啊。”




其次是:“會不會有什麼規矩?我們也不懂……”




不要錢的豬崽,誰不想要。




關鍵是能不能要得起。




謝星珩又一次嘆氣:“你們居然真的不知道……”




路上不宜解釋,尤其是人員少,陣勢弱。




謝星珩指著城門道:“是真是假,我們到城裡,一看便知。”




他大大方方邀請:“說實在的,你們現在去李家,要排很久的隊。站那兒也是閒著,跟我去看一眼,你們不虧。”




這次來買油的人,多數是年輕夫夫、夫妻同行。




謝星珩看他們還猶豫,幫他們決定:“你們可以分頭行動。先叫人去油鋪子排




()隊,另一個去江家鋪子看看。”




他們想想,點頭同意了。




人員以家庭為單位分開,又以村落為單位集結。




每一組裡,三種性別的人都有。




進城後,去買油的那組人,還聽囑咐,叫他們多少留點錢,別花光了。




謝星珩笑道:“這種好事不常有,反正養雞養鴨又不要錢,花光就花光了。”




他是江家贅婿,卻讓百姓們去李家多多采買,他們都聽笑了。




只要是人,就不喜歡別人插手他們的錢財。




不喜別人過問數額,也不會喜歡別人指手畫腳,教他們應該怎麼花。




謝星珩說了一路的江家,此時要麼不插話,要麼就順著說,不可以把話題繼續拐到江家。




這番應答,再加好感。




李家鋪子在南邊,跟江家的東區隔著街坊。




到路口,兩撥人分開行動。




謝星珩一路領著他們到江家鋪子,只跟他們討論養殖技巧。




他們沒想到謝星珩還懂這個,聊得很是愉快。




到了鋪子,聽裡面的掌櫃夥計,都喊謝星珩姑爺,他們才真正信了謝星珩的話,眼睛望著已經擺在鋪面門口的數籠雞鴨豬,眼神熱乎乎的。




沿街還有百姓好奇觀望,說江家的雜貨鋪名不虛傳,竟然連活物都賣。




而江家今天的開戰信號是:謝星珩抵達鋪面。




李家活動有三天,讓他們一兩個時辰又何妨?




前門銅鑼一響,後院就有十個年輕力壯嗓門大的鏢師,帶著巴掌大的鑼鼓,飛足往李家油鋪狂奔而去。




搶生意了!




搶李家的生意!




這種大喜事,可不是人人都有機會參與的!




他們還要內部競爭,捲到一文錢都不收,這事白乾都樂意!




沒別的,他們爽!




在他們去李家的路上,逛小集門口,謝星珩拿著紙筒捲成的簡易喇叭擴音,跟門前聚集的人說:“閒話少說,我知道大家都好奇門口這些雞鴨豬是怎麼回事,你們且聽我細細說來。”




規則是他跟江知與說過的,對著百姓們,更加簡單直白,少彎繞。




先領養,後付賬。




養死了,不賠錢。




養活了,是自家的。




雞鴨同價,一隻十文。結算期是半年。




豬崽貴,一隻五百文。結算期是一年半。




這個時限,是方便不用飼料的百姓。




稍微寬一些,他們養肥了雞鴨,能攢蛋賣錢,不至於剛養大,就捉了賣,沒點盼頭。




豬崽也是。




養得足夠肥,出欄才能得好價。




提前出手,想想都心疼。




百姓們議論陣陣,還是要給錢的,但不用現在就給。




他們可以先抓了去養,養死了也沒關係。




最高可以半年結賬,一個月攢十文錢不到。




還有,他們能養活啊!




重要的規則說清楚以後,就是抓客人心理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