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S慕P路Q斯R 作品

第二三三章:過擴的陣痛

  教團內部,成員們看著海達爾的屍體紛紛痛哭流涕。

  羅馬使者沒能帶回他們的任何承諾,因為他們教團內部正為三派到底誰說了算正在內鬥。

  使者留在這裡天天被教團成員扔石頭和火把,於是使者見勢不妙跑了回來。

  “那行吧,那我幫幫他們,路也修好了,把大炮拉出城。”

  道路鋪好後,見薩法維教團那邊還沒有一個準確的答覆,紐蓋特也不廢話了,動手。

  大炮一響,紐蓋特想象中的內部統一以一種奇怪的方式達成了,流亡派的薩法維成員開戰之初就逃離了阿爾達比勒。

  停戰派與抵抗派最終還是站在了一起,選擇共同抵抗羅馬軍隊入侵。

  阿爾達比勒在薩法維教團兩百多年的經營下已經修了不計其數的堡壘,其地盤內的子民也信仰堅定。

  紐蓋特與指揮官們的討論中得出一個他們都不願意接受的可能,這場戰爭不比之前與白羊王朝的戰爭輕鬆多少。

  之前花了那麼久修路,一方面還是等待後方補給和兵源。

  他們還給與薩法維教團很近的梅麗卡特發消息,堵截敵人的退路,可以的話派出軍隊幫忙,錢他出。

  當然紐蓋特並不期待他們真的能動起來,只是那個時候教訓小朋友的時候動靜會很大,會對鄰居的睡眠質量有影響,所以提前通知一下。

  除了比較傳統的挖地道、堆高地,動用攻城器械。

  羅馬軍隊還用輕型大炮直接轟擊城門,比較不人道的就用了毒箭和毒煙。

  軍隊打得很吃力,敵人抵抗很堅決,紐蓋特向全軍下達命令,不投降的城鎮被攻下的話,高過車輪的人全部處死的狠話。

  一四六八年,八月二十七號,羅馬軍隊終於拔除了阿爾達比勒最後一座城堡,也就是薩法維教團的總部,拿下了阿塞拜疆地區最後一個獨立的順從者勢力。bookAbc.Cc

  這五個多月的戰鬥,羅馬軍隊一共傷亡四千多人,這一次是真的最後一戰了,紐蓋特看著薩法維總部城下堆積如山的屍體想。

  再給君士坦丁堡寫的信中他感嘆這場阿爾達比勒戰役給他留下了很深負面的印象,單輪其傷亡都讓他不敢面對君士坦丁堡裡的鄉親父老。

  從向白羊王朝開戰到現在,羅馬帝國共傷亡了四萬多人,耗費錢財無數。

  將羅馬帝國的儲備糧幾乎耗盡,再耗下去,萬一發生個什麼天災,那就得用遠水去解近渴。

  如果這時候其他地方,比如西方、東歐,或者馬穆魯克發起入侵戰爭,那就麻煩大了。

  另外,外戰結束了,但是內亂並沒有徹底平息,庫爾德斯坦的庫爾德人和土庫曼人害怕過些時候愛德華·紐蓋特在阿塞拜疆地區的行為複製到他們身上,於是搶先叛亂。

  埃爾祖魯姆地區也有庫爾德人叛亂,另外這裡還有科普特信徒想脫離羅馬帝國,希望和旁邊的埃裡溫、梅麗卡特一樣獨立。

  羅馬帝國過擴帶來的陣痛估計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所以忙的不止是紐蓋特,執政官安德烈也為了帝國忙得焦頭爛額,他給各個軍區下達命令,讓他們又是出錢,又是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