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星L 作品

第357章 初雪(二合一)

光武之時,將漢家原本的後宮妃嬪等級做了諸多刪減,最終在皇后之下只保留了貴人、美人、宮人、采女這四級,待遇也與此前完全不能相比。

 

在前漢時,稍有些位份的妃嬪都有對應的爵位和俸祿,而現在,有印綬俸祿的只有貴人,自美人以下,連月俸都無,只有每年的賞賜作為年薪。

 

從這個角度來說,當初桓帝與憲帝瘋狂地擴充後宮,采女數千,還不付工資,本質上跟仗著皇權白嫖沒什麼兩樣。

 

然後這麼一大幫人的吃穿用度,尤其是在衣服上。為皇帝服務,要消耗甚多絹帛,所費俱是民脂民膏。

 

所以,也怪不得當初一大批清流看不下去,屢屢勸諫希望開釋未得禮聘亦未受幸御的采女。

 

而等到劉辯這裡,完全沒人提這個茬了。

 

相反,擴充後宮反而成了群臣所望,即便如蔡邕、董承這樣女兒在宮中為貴人的,也說不出反對的話。

 

經過兩位太后的一番精挑細選以及劉辯的插手,劉辯的後宮增添了十位采女,這些采女全都來自官宦之家,身份最低的東海麋氏,家中也有個麋竺在當郎官,前途似錦。

 

而這十位采女中,一入宮便得以晉升的,只有一人袁術之女袁歆,甫一入宮便被封為美人。

 

她們居住的地方就不再是三位貴人所在的中宮了,而是妃嬪們本該居住的掖庭。

 

但劉辯現下的心思並不在新晉的采女們身上,先後有孕的蔡琰和唐婉而今早已顯懷,宮中自兩位太后以下對待兩人絕對稱得上“含在嘴裡怕化了,捏在手裡怕碎了”。

 

尤其是過去有先帝子嗣夭折的先例,許多人都擔心發生意外。

 

劉辯也不例外。

 

別的不說,單就鴻都門學的醫科,數月來便在華佗的帶領下,在孕婦、嬰兒的相關問題上投入了許多人力物力。

 

至於劉辯根據鴻都門學收集到的數據,順勢“發現”婦人生產難度和年齡的相關性,則算是一樁插曲了。

 

十月底,雒陽下了冬日的第一場雪。

 

蔡琰所在的殿中,劉辯正在作陪。

 

殿中的火爐沒有太過旺盛,卻也足以將殿內與外界分割成兩個世界。

 

因為沒有大風,殿中的窗戶開著,蔡琰安躺在一張固定好的躺椅之上,手中捧著一卷書,可她的目光全然沒落在書上,入神地看著窗外的雪花紛紛飄落。

 

自天冷以來,蔡琰整個人逐漸變得慵懶了許多。

 

劉辯也沒有閒著,眼下,正是彙總上計結果的時候。他手捧著公文,心情因為結果而非常愉快。不多時,他看得乏了,不自覺地將目光放到了躺椅上的人兒身上。

 

休息了一會兒,劉辯又將目光投回了公文之中。

 

待到天色稍暗,劉辯回過神來,瞥了一眼窗外,卻見雪越下越大。

 

眼下這時節,雪下得太大,可不是什麼好事啊!

 

見劉辯從文書脫身,其間已經小憩過一會的蔡琰忽然開口說:“今日下雪之前,萬年來過了。”

 

“她說什麼了嗎?說起來,我也有好幾日沒見到她了。”劉辯隨口說道。

 

“何止幾日?萬年同妾說,少說得有十餘日未見到她的皇兄了。”蔡琰笑著說。

 

劉辯的確沒意識到已經時隔了這麼久了,他解釋說:“近日一直忙於上計之事,待上計事畢,便空閒些了。”

 

“這話君親自去同萬年說吧”蔡琰頓了一頓,又問道,“君可還記得萬年現今年歲幾何?”

 

劉辯當然記得,立刻答道:“應有十五了!”

 

他看向蔡琰,馬上明白她話中之意,曾經跟著他屁股後面跑的小萬年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了。

 

雖說劉辯覺得虛歲十五還是太小了。

 

這年頭,貴女留到十五六歲再嫁並不算太少見,至於男子,二十以後也是有的,反倒是平民普遍早婚。

 

劉辯解釋說:“前陣子華元化那邊研究婦人生產之事,得出結論,若女子太過年幼,生產會更具風險,我已命人將此結果傳向民間。萬年的婚事不急於一時,朕心中已有人選,不過成與不成,還要看萬年自己願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