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星L 作品

第361章 反對

約莫兩刻鐘後,盧植等人似是全都想好了,亦或是商量好了,聯袂而來。

 

重新坐定之後,為眾臣之首的太傅盧植開口便直言道:“陛下,臣思慮良久,私以為秘密立儲一說不可,貿然行之,恐禍起蕭牆。”

 

“盧師請說。”劉辯立馬擺出洗耳恭聽的姿態,正如同將攤丁入畝驟然放在如今這個時代極有可能會水土不服一般,劉辯也擔心自己思慮不全,秘密立儲會同樣不適合這個時代。

 

盧植在思量的這段時間早有腹稿,聞言說道:“陛下此前曾說坦誠相待,如此,臣之言語便不做遮掩了。”

 

見劉辯頷首,盧植繼續說:“依漢家制度,即使有嫡長子在,陛下也不必急於立下太子。縱然皇子當真不賢,也可予以矯正。”

 

“臣私以為陛下所慮者,不過是因為儲位引發黨爭,從而不利於將來大政的施行。”

 

劉辯再度頷首,只覺得盧植的話說進了他的心裡。

 

他之所以在這個時候提起秘密立儲的事,不正是因為孫策的諫言讓他覺得此事必須得有個說法了嘛。

 

盧植接著說:“自孝景皇帝時七國之亂以來,漢家素來防患諸侯王,光武以來,特為尤甚。諸侯王不得干預國中軍政大事,不許私交官吏,不許私蓄賓客如此種種,使之既無逾越之心,亦無逾越之力。將來陳留王就國,也會如此般。”

 

“依照漢家制度,陛下而今二子,將來勢必會多有子嗣,待到成年,除儲君之外,其餘皆要受封就國。若以秘密立儲而論,儲位空懸,諸皇子皆有機會一登高位,便皆要作為培養,儲君就國之說無從談起。”

 

“即便之後就國,又如何會心甘情願?而皇子身後糾集母家支持,而母家又有門生故吏,如此來論,反而會加劇黨政。”

 

“臣尤記得陛下昔日入宮未久便已展露崢嶸,待儲君至此年歲,賢與不賢,不難定奪。臣私以為,依照舊制,方才稱得上儘量避免兄弟相爭。”

 

“臣昧死以聞,若將來儲君不賢,無可挽回,陛下亦可效孝景皇帝故事、光武皇帝故事。秘密立儲之事,臣以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