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九天來 作品

第28章 石頭村


                 松林往西十里,有座得勝亭。

  數年前,大寧邊軍和驃月鐵騎死戰子母山,慘勝而歸,百姓為了迎接英雄凱旋,建了這所小亭,並夾道相送至此,用來表達敬意。

  此刻的得勝亭,已經破敗不堪,漆面剝落,亭角殘損,只有亭內地上刻有大大的“勝”字,字體雄渾遒健,縱任奔意,依稀能嗅到往昔榮光。

  離開松林的李桃歌來到得勝亭,不料軍馬犯了犟勁,揚起腦袋,說什麼都不肯多跑一步,李桃歌知馬懂馬,於是掏出預留的蒸餅,自己一半,馬兒一半,一人一馬停在路邊填飽肚皮。

  永寧城的貴人,講究過午不食,在西軍可沒這習慣,操練了一天的爺們,流的汗用桶盛,再不塞點吃食,覺都睡不著。李桃歌算是銳字營裡飯量最小的,能吃三張餅兩碗湯,牛井那種大塊頭,敞開吃的話,大概半籠餅,這就是在軍伍中,換成普通人家,誰也養不起這種飯桶。

  啃著蒸餅的李桃歌來到亭內,鞋底感受凹凸不平的紋路,望著大大的“勝”字,有種突如其來的靈感。

  不知是出自何人手筆,這個勝字寫的相當弔詭,開筆如斧鑿,中途如劍痕,收筆如槍掠,每一筆都大不相同,每一筆又帶著蕭蕭殺伐。

  李桃歌踮起腳尖,順著筆畫臨摹,一次,兩次,十次,百次,幾近痴迷。尤其是勝字最後一筆,霸道中裹挾著瀟灑,極其符合槍勢,讓這個用槍的少年神魂顛倒。

  恍惚中,李桃歌似乎回到了多年前金戈鐵馬的戰場,見到一員戰將身披甲冑,衝撞於鐵騎之間,銀龍祭出,翩若驚鴻,天地萬物都抵不住一槍之威。

  “桃子,小桃!”

  耳邊傳來了牛井鬼叫。

  李桃歌回過神,一小隊騎兵來到亭邊,老孟,牛井,餘瞎子,小傘,玉竹,都是銳字營睡一個炕上的兄弟。

  牛井體型誇張,高九尺,寬六尺,放著不動就是尊金剛力士,再騎一匹高頭駿馬,簡直是絕佳武將扮相,可惜人比較懶,武藝稀鬆平常,常常被王寶訓斥,說他空有將軍之威,卻無將軍之能,真若廝殺起來,頂多是比較靠譜的肉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