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長安城出現了瘟病

其中口罩是何物,她現場拿棉布做了一個,姜氏和紀嬤嬤都學了起來,交待府上繡娘連夜做起來。

再者喝的涼茶配方,也是沈冬素配的,以大青根,也就是板藍根為主要材料。

姜氏反應很快,不管長安封城是不是因為瘟疫?以防萬一,先多囤些藥材總沒錯。

她忙派人到附近州城買藥,特別是沈冬素列的藥材,成車成車地買。

消息就是這樣,但凡有一個家知道了,別的人家很快也能從別的渠道打聽到一些。

姜氏才走,來凌王府求藥的人就絡繹不絕。

想我凌王妃自來西山別院,除了姜氏,還沒旁的貴婦上門拜訪過。

而這還沒影的瘟疫一傳,貴婦們也沒時間送拜帖,都是直接上門說明來意。

凌王妃的醫術可是皇上親口說的,比太醫院還強呢!

呃,雖然沈冬素壓根不記得皇上什麼時候這麼說過。

她再次重申,自己沒見過閩州的病人,不知道是什麼樣的瘟病,不敢亂開藥。

量她的防疫十條到是可以給大家看看,不管有沒有瘟疫,防疫做到位總是沒錯的。

印刷機先不印書籍了,防疫十條印起來。這個簡單的很,不過小半天,就印了幾千份。

凌王妃很是大方,凡登門拜訪的,都送上一份防疫手冊。

當天傍晚,長安城終於有了消息,禁軍出城張貼告示,除了禁止百姓亂走動之外。

還有就是,廣徵民間大夫。

與此同時,一道旨意來到西山別院,皇上派人接凌王妃進宮。

來的是沈冬素送過大禮的公公,還帶了凌王的手信。

凌墨蕭的字她認識,並且,凌墨蕭為防她懷疑,專門用羽毛筆寫的,還加了標點符號。

這樣寫手信的除了她和凌墨蕭,再沒旁人的,所以她完全不懷疑來的是皇后的人。

沈冬素問那公公,皇上讓她進宮做什麼?

那公公輕嘆一聲道:“王妃不是已經猜到了嗎?那防疫十條寫的很好,皇上讓您多帶一些進宮。”

沈冬素瞬間一個激靈,府上有皇上的眼線?

這長安城的消息傳不出來,這城外的消息傳到皇宮到是挺快的啊!

她和月見,帶著千份防疫十條,和做好的幾十個口罩,熬煮好的藥茶,調配好的醋水進的宮。

那公公一點也不嫌她帶的東西多,甚至還鼓勵她多帶一些。

此時沈冬素心中可謂是百感交集,即為凌墨蕭是安全的而放心。

又為長安城真的爆發瘟病而擔憂,特別是這瘟病還是從閩州傳來的。

從閩州到長安,若是經過宜州,老家會不會也傳開了啊?

沈爺爺年紀大,仲陽、小虎、小滿年紀那麼小,沈父還有基礎病,萬一真有個好歹,她遠在長安,連個藥都送不及。

難道我醫術高明,卻救不了家人嗎?

還有江南的小盼哥,他那身體,若染了瘟病,重上加重,真被盧家人當瘋子關起來了怎麼辦?

沈冬素一路無言,眉頭緊瑣,便是後世,有那麼高明的醫療條件,一場瘟病也會死很多人,更何況這個缺醫少藥的時代。

不知為何,在確定長安城是因為瘟病而封城的那一刻。

沈冬素只覺心朝澎湃,彷彿又回到前世醫護工作者,那個沒有硝煙的戰場。

不光是她的心情,甚至可以說是靈魂,自從原主了結遺願,執念消失之後。

她雖然好像完全掌控了這具身體,卻總有種模糊的感覺,就像自己沒有人生目標,沒有方向。

所做的事都是隨波逐流,她好像已經成了這個時代的人,又好像只是個寄居在這個身體裡的過客。

直到這一刻,她的血好像又能沸騰了,她找到了方向,再一次肯定了自己。

你難道忘了嗎?你是個醫師啊!

救死扶傷,雖然在有些人聽人覺得可笑,但在她心中,她立志要做醫生的那一刻起,這就是她的人生格言。

她沉聲問那公公:“長安城現在怎麼樣了?”

若是旁人問,朱公公自然拿個喬,或是敷衍了事。

但凌王妃可與旁人不同,皇上對她格外看重,且她的醫術,可是治好了太醫院束手無策的凌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