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開 作品

第129章 離京

 第129章 離京 

 “嗯,不錯,四書五經那些都沒落下,這次通過縣試應該不難。”劉學文考了考李安,讚賞的點了點頭。 

 “嘿嘿,老師,想得你一聲誇讚還真難。”李安笑道。 

 劉學文瞪眼道:“誇你兩句就找不著北了是吧?就你如今的學識,縣試是不難,鄉試機會也很大,但是會試一點機會都沒有。” 

 “呃…” 

 李安臉色一僵,鬱悶道:“老師,那四書五經我都能倒背如流了,策論文章我覺得也能過的去,會試應該還是還是有機會的吧?” 

 這三年他可沒閒著,儒家那些書籍都背了下來,各類雜書也多有涉及。 

 說是博覽群書,絲毫不為過。 

 除此外莊學究經常會拿那些歷屆科舉比較出名的文章作為範文來教他們。 

 李安在文章策論的用詞上可謂是提升非常多。 

 平日裡在學堂,每次小考月考,莊學究誇的最多的除了盛長柏就是他了。 

 李安記得盛長柏好像是一甲第十三名來著。 

 自己考個三甲應該問題不大吧? 

 可能有人會奇怪,古代科舉一甲不是隻有狀元、榜眼和探花麼? 

 事實上那是明清時候才把狀元、榜眼和探花單獨列在一甲。 

 在宋朝的時候,一甲並不止三人,一般都在十幾二十個的樣子。 

 而前三名才會被授予狀元、榜眼和探花。 

 “天下學子何其多?伱若抱著這種心理,別說會試了,鄉試你都不一定能中。”劉學文沒好氣道。 

 其實他也覺得李安若是真考科舉,三甲還是有不小的機會的。 

 當然了,事無絕對,最終還是要看臨場發揮。 

 有的人學識淵博,文采斐然,但是一到考科舉的時候,容易緊張,或者因為各種原因落榜。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 

 劉學文感覺的到李安有些自滿,才刻意通過這種方式,讓他仔細謹慎些。 

 “你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能大意,明白嗎?”劉學文提醒道。 

 “老師放心,學生明白的。”李安連忙說道。 

 “嗯,你這次回去,記得稍微早點回去。汴京和揚州氣候畢竟不同,早點回去可以調整適應一下。為師當年參加科舉的時候,就遇到有人來到汴京後水土不服的,因為時間太短,開考前還沒緩過來。明明有機會中舉,卻因為身體落了榜。”劉學文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