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聞 作品

第一百五十二章 今古照淒涼

  “聖母,你可把話給說清楚,什麼叫我們之間的事情?”

  江聞氣急敗壞地拍著車壁,“我在替你的終身大事著想,你莫非還想訛上我不成?!”

  但下一刻,紅蓮聖母也明顯慍怒了起來,伸手掀去臉上覆蓋著的人皮面具,當即露出一張被銳器劃得瘡疤橫貫、卻依然能顯出清秀妍麗的面容。

  “江道長為何三番四次戲弄!”

  紅蓮聖母咬字有些用力,“我知道這個請求有些非分,但是我紅陽教能夠拿出所有的誠意,你就算不放在眼裡,也不該藉機輕薄與我!”

  這次的話就更勁爆了,江聞已經發現前面的車伕渾身顫抖又無處藏身,似乎正打算解開韁繩把老馬放跑,自己下去拉著車防止被滅口。

  人逢大事需有靜氣,如今的江聞反而冷靜了下來,不去瞎琢磨什麼六丁神女會不會聽見,仔仔細細思考著紅蓮聖母所說的話。

  自己答應她的事,到底是什麼……

  “……《九幽真經》?”

  紅蓮聖母冷哼一聲。

  “道長何必明知故問?”

  話一說開,江聞終於恍然大悟地一拍腦袋。

  “聖母為什麼不早說,害我幾乎要誤入歧途……哦不對,是想入非非。”

  幕後黑手是雲飛揚,如今也是趙無極這件事太令人驚駭,以至於江聞這幾天一直在琢磨有沒有哪步棋遺漏,底牌又暴露了多少,剛好忘記了幫紅蓮聖母尋找《九幽真經》這件事。

  被這麼當面一提醒,江聞才終於回憶起來。

  這樣一來,紅蓮聖母那幽怨的表情也好理解了。

  本來自己承諾了會找到《九幽真經》和兩本古經,結果古經拿回來了,武學秘籍卻遲遲不見蹤影。

  對方可能以為江聞是見獵心喜,趁機研究那部絕世武功的妙要,又對他言出必行的人品信心十足,因此就在福州城裡苦等了多日,怎麼也等不到消息。

  直到今天,她們好不容易接到江聞的訊息,紅蓮聖母帶著神女們興致沖沖地趕來,以為對方終於良心發現了,結果發現對方竟然恬不知恥地繼續裝傻充愣,一點自己許下的承諾都不記得了……

  江聞盤點了一下自己的行為,代入了一下對方的角色,瞬間也覺得自己就是個人渣。

  “抱歉抱歉,這幾天事情太多,確實是給忘卻了。”

  江聞連忙賠笑道,打開了隨身的包袱,從一堆稀奇古怪的事物裡翻找出一本薄薄的黑封冊子,遞給了紅蓮聖母。

  “這本《九幽真經》在我手裡好幾天了,我只在到手當天翻閱過一次,如今就交給聖母你了。”

  將這本輕薄的書冊拿在手裡,紅蓮聖母只覺得如有千斤重,傷重尚未痊癒的身體更加虛弱,幾乎連翻開的力氣都沒有了。

  可她輕咬著朱唇打起精神,指尖劃過古舊書籍的封線,藉著馬車中隱約灰暗的光線閱覽了起來,雙眉不自覺地緊皺,越看越消不去眼中的疑惑之色。

  江聞瞥見她的表情,就知道她如今的感覺和當初的自己是一樣的。

  “聖母,這本書是當初髑髏太守黃裳所寫,用的都是幽冥流傳的殄文古字。道門之中雖然也有殄文流傳,但活人能習得的殄文有音無字,非得要等死了之後,才能無師自通地看懂。”

  紅蓮聖母用迷惑不解的眼神看著江聞,而江聞也只能微微嘆息著繼續說道。

  “陽間的文字再離奇,也不過是鉤摘隱伏、詰屈聱牙一點,終究離不開音義字形等部。可陰間的文字將一切都倒轉扭曲,恐怕這些字我們所見的模樣,都不是它真正的樣貌,花費再多精力也只是緣木求魚罷了……”

  聽江聞如此說完,紅蓮聖母眼中的疑惑消失,連帶著瞳孔中點燃的希望之火也逐漸熄滅,沉默許久之後,將黑封古冊又交回給了江聞。

  她看著道路兩旁鬱鬱蔥蔥的野草、離離不盡的青山,飄零多年的身世在眼前不斷飄過,耳邊環繞的風聲也變成呢喃不清的細語,似說非說般與自己對話著。

  江聞連忙說道,“聖母,你也別太灰心。我說的這些不過是一家之見,按說天下之大總有辦法,大可以再去試試。”

  紅蓮聖母帶著幾分灑脫,對江聞說道:“江道長不必安慰我了,說到底我也是鬼門關走過一遭的人,只是擔憂這紅陽教中這麼多人,代代都受聖火功摧殘而無可奈何,本以為如今有了辦法……”

  聽到這裡,江聞又一拍手,做出恍然大悟的模樣。

  “怪我怪我,不小心又被繞進去了。《九幽真經》解決不了的事情,我倒是可以斗膽一試。”

  馬車中的江聞把手縮進衣袖裡,隨後才伸到了紅蓮聖母的面前。

  “來,現在就運功與我掌心相抵,讓我診斷一下情況。”

  紅蓮聖母本想拒絕,卻又看見江聞篤定的眼神,終究還是將信將疑地把手伸了出來,默默唸動口訣心法,將沉浮在丹田內的火焰緩緩喚醒。

  江聞催動最為淳厚悠長、擅長療傷的易筋經內力,本以為對方的內力頂多邪僻陰損、霸道凜冽一些,以自己的武功修為絕對能夠扛住。

  可乍一相遇,江聞就感覺掌心彷彿摸到了一塊火炭,在短暫麻痺之後,便是強烈而持續的焚燒灼痛感,就好像紅蓮聖母體內不是無形無狀的內力,而是一股被燒融滾燙的鋼水,所到之處便是烈火燎原!

  這樣古怪的內力,江聞一開始也是措手不及,接連變換了四五種不同屬性的內力,時陰時陽、時剛時柔,對方的內力卻遇強則強、遇弱更凌,不管前路如何剛柔並濟,我自一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