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飛機 作品

第三十七章 釋義

    憶極為有限,不過父親李清“填鴨式”的教授,使得李三堅識得了這個世上的大部分文字,並且得到了從前的不少知識。

    。。。。。。。。

    “夫夷狄尚有君,而華夏已無君長矣。。。”

    公試之後就是評優了,若縣學之優,有很大可能被推薦進入州學,其後就有可能進入太學了。

    此時欽州靈山縣縣學學諭曾儐讀完李三堅的文章之後,不由得讚道:“妙哉!老夫很久未讀到如此絕妙之文了,釋義通達,就是這。。。字。。。也太。。。”

    李三堅的書法確實是太平常了,平常得丟人堆里根本就看不見了。

    不過李三堅釋解經義確實是較為準確,並且標新立異的,與其他生徒的引經據典,引用前人註疏,甚至是直接照搬前人註疏是完全不一樣。

    最關鍵的是李三堅自己的見解,並且文理通暢,有理有據的。

    “夫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南北中外所得私。舜東夷,文王西夷,又豈以東西別之乎?正統必有所繫。。。”黃渙讀到李三堅的最後一句話,不由得搖頭道:“聖人他居然也敢有嘲諷之意?”

    “哈哈哈哈”眾學官聞言愣了片刻後,均笑了起來。

    李三堅其母是個黎人,這個事情眾學官早已知道了,具狀之中早已寫明。

    眾學官均覺得李三堅有些沉不住氣,有些少年心性,不過這也難怪,眾學官均轉念想到,李三堅本來就是個不到十五歲的少年郎。

    同時眾學官對這篇文章出自一名不滿十五歲的少年之手,感到異常驚異。

    “此次當以何人為優?”黃渙隨後問道。

    “非儋州生徒李三堅莫屬。”曾儐答道。

    這次公試主要還是李三堅、司馬都還有曾鞏三人文章較為出色,曾鞏是靈山縣縣學學瑜曾儐之侄,曾儐是個忠直之人,舉而避親,就推舉了李三堅,況且曾鞏的文章確實不如李三堅。

    “李三堅文章雖妙,可其書法也太。。。稀鬆平常了。”一名張姓學官反對道:“生徒司馬都文章同樣出眾,釋義通達,且書法、文采俱佳,司馬都次次公試均為上上之等,因而我以為此次公試亦當是司馬都。”

    若此次公試李三堅超越了司馬都,成為了優等生,同時再來數次的話,李三堅很有可能替代司馬都進州學聽讀,因此此名學官有些焦急。

    。。。。。。。。

    “翰韌,我等欲推舉進州學聽讀,你以為如何?”黃渙對李三堅說道。

    進州學聽讀?李三堅聞言有些吃驚,不說是此次進州學的名額已經給了司馬都了嗎?為何黃渙此時有此一說?

    李三堅當然明白進州學的好處,那就是距離太學僅一步之遙,同時州學無論是從規模、藏書還是生徒的待遇都比縣學要好的多。

    李三堅面對如此誘惑,該又如何應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