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舟子曰 作品

第九十七章,跌宕浮沉流落人(三)

方寸島地處玉乾海域和聖坤海域的交界處,自有記載以來就是無主之地,甚至在許多海圖文獻之中對於此處島嶼的敘述都是“魚龍混雜”、“蠻夷不化”的說法,足可見方寸島這數百年來逐漸淪落為汪洋之上無數亡命之徒躲藏之地的破敗落後。

方寸島上許多潛藏身份金盆洗手的所謂江湖中人其實如今都算是老老實實安穩度日了,畢竟誰也不知道就在自己所處的村子裡小巷中,是不是就藏著一個曾經叱吒一島的魔頭宗師。所以這麼多年來逐漸安居樂業的人們代代傳承下來,其實早已沒了許多江湖意氣,反倒是心照不宣地安分守己,為了這難得的無主之地的存續,而至少不再有大規模殺戮血腥的出現。

島嶼之上聚攏了這麼些不知深淺不知來歷的人們,也不全然都是聰明人,像是一些個以為自己拉攏一些人馬就可以叱詫風雲的年少輕狂之輩也大有人在,不過只要不是實在倒黴觸碰到那些隱居之人的逆鱗,其實也就是些爭地盤搶生意的小打小鬧罷了,畢竟再輕狂也不可能真的什麼也不懂得,大搖大擺闖進那些魚龍混雜的城鎮村寨中的事情終究是少見。

不過在方寸島上其實也有著幾大勢力超然世外,他們無一不是執掌著島嶼港口的巍巍幫派宗門,雖然一開始可能也只是一兩個高手宗師的聯合罷了,可是隨著傳承演化,勢力逐漸擴大繁盛,早已不可小覷。

這些檯面上的大勢力心中都有著一杆秤,絕不會輕易大打出手,就連門下一些個小摩擦都是儘量避免,因為誰也不能保證會不會惹惱了某位隱居此地的大人物,所以小心翼翼,各自割據,井水不犯河水,一百多年來已經演變成了四大宗門遙相呼應的格局。

但是近十年卻有一隻勢力異軍突起,莫名其妙地就侵吞了島嶼東境的大片地盤,連好幾個根深蒂固窮兇極惡的幫派都被連根拔起,於是四大宗門終於投注了足夠的注意力,一番調查搜尋之後意外發現這麼一隻勢如破竹的勢力居然只是起勢於偏遠雲神山附近,實在奇怪。

可是最終探查的結果卻讓四大宗門悚然一驚,尤其是暗中和聖坤海域以及玉乾海域某些島嶼有所往來的勢力更是憂心忡忡,這一支突然崛起的勢力背後似乎有著聖坤海域幾大核心島嶼的影子,這不由得使四大宗門開始思量這一信息所傳達的信號,是不是意味著聖坤海域將要真正對方寸島出手,然後收入囊中了?

一時間群雄並起、議論紛紛,可是所有勢力以及所有潛藏暗中的高手宗師,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暫時沉默觀望,沒有誰願意去當出頭鳥,也沒有誰打算主動去接觸,只是隔岸觀火,看看這一支幾乎就要吞下整個方寸島東境的勢力究竟所為何來。

對於“守平閣”的長老以及門下弟子來說,事情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亦或是當局者迷,總之對於他們而言,不過就是宗門在那位運籌帷幄的宗主帶領下勢如破竹地在東境站住了腳跟而已。

至於宗門已經逐漸成為方寸島東境的第一大勢力,甚至隱隱有與四大宗門站在同一處山巔的跡象,對宗門宗主極為仰慕崇敬的守平閣中人並不意外,只當是那位宗主大人的手段高明,自己宗門勢力也終將屹立方寸島武林山巔,至於底下的暗流湧動波雲詭譎,其實沒有幾人能夠真正看清。

近幾日,守平閣新任宗主暗中下達了數條密令,宗門內負責刺探暗殺的風雨堂精銳盡出,就連堂主都親自出馬,足足有十八人一同趕赴雲神山附近的一座名為雲庚的小小村落,在密令之中只是說明了此行任務的目標以及所保護的人員罷了,卻沒有說明此次行動的原因,只是隨行之人其實都看見了領隊堂主眼中的一絲細微振奮,於是暗地裡議論紛紛。

來到了風平浪靜並無異樣的雲庚村中,風雨堂精銳只有六人跟隨宗主偽裝成尋常農夫和獵戶進入村子裡,剩下的人則都留在了村外鎮守,即便沿途就注意到了一支人馬直奔雲神山礦脈而去也沒有主動出手干預,所有人只是悄無聲息地躲藏在雲庚村周圍,就算不知道任務執行的原因,可是訓練有素的風雨堂中人都只管盡心盡力地完成任務而已。

守平閣風雨堂堂主劉磬巖在清晨時分挑著一擔子豆角和時令菜蔬走進雲庚村後,一整日都蹲守在雲庚村村頭處的小小集市裡,熱情地招攬行客,也有條不紊地販賣者擔子裡不多不少的菜蔬,只是眼角餘光其實始終暗中觀察著四周的動靜,任何的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他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