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周婷婷.下

  元一師太寶相莊嚴,在高臺上為江山門義士的亡靈超度。

  眾豪傑都素服來為義士送行,一時間絡繹不絕。

  艾江山的兩個師弟,在江山門可是元老級別了,他們從沒見過艾葉和戴雲嬌,在不瞭解其秉性的情況下,卻自以為是很好拿捏的女子。

  靈妍則和母親細說了艾葉和戴芸嬌的豐功偉績,讓她謹慎一些。

  靈妍的母親,也就是林志玲的師妹,姓靈名德蘅,字真靈,號臻至仙姑。

  靈德蘅聞言道:“你母親我又不是蠢牛木馬,豈能不知這些剛從戰場上下來的女兒,其心志一旦堅硬起來,鐵血無情會有多麼的恐怖。我們得罪不起就不得罪,反正江山門是她艾家的,現在由艾葉接掌也是天經地義。”

  兩師弟還在看戴芸嬌呈上的艾江山和谷靈芝的信物。

  “兩個老怪物,如此刁難後生晚輩,覺得很有意思嗎?”靈妍那位美麗的母親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不顧女兒的勸,跳出來就打,追打得兩個灰髮老爺爺很沒脾氣,嗷嗷求饒!

  眾豪傑很是意外!

  靈妍道:“我母親平時不是這樣的,今兒個可能是見到你們,太開心了!”

  在靈妍母女的全力幫助下,艾葉、戴雲嬌很快就穩固了局面!

  看了個黃道吉日,在儋州城外依山傍水處尋了個風水寶地,掩埋了江鴿和護教身死義士的遺體。

  兩千多個墳頭,墓碑林立,銘記江鴿和義士們的功勳!

  艾葉道:“江鴿義士雖然加入江山門的時日不長,但是她的英勇是大家有目共睹!”

  戴芸嬌帶領來鳳姐、鳳小嬌、司徒秋月、明見心、明翠竹、蘇謹、陸相宜等江山門豪傑都在墳頭默哀!

  照顧江媽媽的重任,自今兒起,就落在了童蕾的身上。

  她是自願的,因為江鴿的命運與自己差不多,不久前又認過好姐妹。

  ……

  周婷婷等人派人報信,說楊睿有救星,現人在觀音島,安然無恙,要主上不要擔心!

  艾葉得知好消息,心中甚慰!至於罪魁禍首是誰,艾葉已著人嚴查。

  戴芸嬌提議重整朝綱,艾葉答應了。於是在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三月十五日,宗門朝會上合議,再定國名為江山門,以鳳飛年號為紀元。

  內閣:左相明翠竹,右相呂友山;左督御史蘇謹,右督御史陸相宜。

  禮部掌管典章制度、祭禮、學校、科舉和外事活動等。尚書是黃聖依,侍郎是霍嬌嬌、李薇、靈德蘅。

  吏部掌管文官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封勳等事務。尚書是來鳳姐,侍郎是李鄰麗。

  工部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尚書是明見心,侍郎是常句容、鍾藝、餘新荷、簡福臻、朱琪、毛純。

  兵部掌管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驛站等事務。尚書(元帥)是戴雲嬌,侍郎(將軍)是司徒秋月、鳳小嬌、趙俠客、鄭英、南宮格格。

  戶部掌管土地、戶籍、賦稅、貨幣、官員俸祿、財政收支等事務。尚書是莊小敏,侍郎是秦妍、李嫦娥、姚夭夭。

  刑部掌管法律、刑獄等事務。尚書是李世一,侍郎是申安泰、郝如來、秦舍、秦失。

  各部人員是該換的換,該補缺的補缺,德不配位的就送去當兵,再由基層做起。

  從此各司其職,為建設江山門添磚加瓦。

  由於島上百姓不多,稅賦一時也收不起來,戴雲嬌提議讓士兵開荒種地,朝中也開源節流,連寫文書的紙張都要按需領用,不可浪費。

  莊小敏事後算了以往的賬,一卷紙大約一兩銀子,朝中各部以前是每月按照一百卷用的,那就是一百兩銀子,可眼下國庫的情況,真該節約啊!

  曾茯苓、花很多、田菲菲、藏海花隨後也在各地設太醫院,廣收門徒,一來為百姓看病,二來是為國庫創收。

  霍嬌嬌、李薇、靈德蘅、元一師太更是積極,為江山門在各領地建學校,教百姓識字明理。

  ……

  觀音島,也是潿洲島上。

  夜黑風高,正是暗殺的好時機。

  小漁哥小漁妹的家,楊睿的房間中,突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手起刀落,就是一陣亂砍。

  米小茹道:“這人砍得多賣力啊!”

  梁愛琴道:“你看刀口都捲了,她卻還在砍。”

  徐彤道:“如此賣力砍殺,她和楊睿之間得有多大的仇恨?”

  一群眾女兒悄悄的出現,然後點亮一支支的火把,把那賊人團團圍住。

  周婷婷道:“我們剛把楊睿還活著的信息傳回江山門,這人就迫不及待的派殺手上門來了,呵呵!這是要滅口呀!”

  鄭英道:“有我們在,她哪有那麼容易得手?”

  那人不可思議的看著楊睿從人群中姍姍走出,然後揭開床上的棉被,裡面不過是一把稻草做的假人。自己中計了!

  安樂道:“說說吧,是誰派你來刺殺軍師的?江山門怎麼了?”

  那人冷笑一聲,丟刀硬氣道:“我沒什麼好說的,成王敗寇,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李鄰麗道:“嘴硬的我見多了,就是不知你能否真的能硬到底。”

  那人道:“你要做什麼?”

  周婷婷道:“我們不會對你做什麼,只是委屈你在島上等待,接頭的人見你久久不回,定會再派人來暗殺楊睿的。”

  林小玲道:“你以為你什麼都不和我們說,我們就不知道你是何人了?很抱歉,江山門中還沒有我們不知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