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笙 作品

第6章 人生無奈

 萬隆其實就是一個小村子,連車站都沒有,戰遠拎著提包走在路上,時不時回頭觀望,希望能遇到個順風車啥的,畢竟從這裡到松樹鎮還有十多公里呢,走回去不得累死。 

 一輛驢車帶著鋪天蓋地的灰塵停在面前,車剛停穩兩頭驢子就拉了出來,飛濺的屎尿差點把車把式糊了一身,他揮舞著手裡的鞭子,罵道:“尼瑪的,真特麼懶驢上磨屎尿多!” 

 然後又對著戰遠問道:“小夥,去松樹鎮麼?便宜就走了。” 

 驢車是松樹鎮特有的交通工具,雖然臭味熏天,但是好在價格便宜,何況這時候的戰遠也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再怎麼著都比用11路車走回去要好的多。 

 “去松樹鎮。”戰遠把兩個提包往車上一扔,然後坐了上去。 

 “好嘞,駕……。”車把一甩鞭子,兩隻懶驢帶著一路腥風跑了起來,又帶起一路的灰塵。公路兩側的苞米已經有兩米多高,一望無際宛如青紗帳一般。 

 松樹鎮是山城市的一個大鎮,日偽時期就是以礦產資源豐富出名,鬼子修建的鐵路和炮樓一直保存至今,這裡曾經有四個國營的工廠,一個金礦和一個鐵礦,現在卻只剩下了一個鐵礦苟延著。 

 據說是因為這幾年經濟情況不好,所以金剛砂廠和金礦都賣給了個體老闆。纖維板廠、筷子廠和紡織廠也都因為各種狀況陷入困境,廠領導好像走馬燈一樣換來換去,卻和商量好的一樣撈一筆就走,結果自然是下崗的工人越來越多崗,機器也逐漸荒廢,最後只有把廠子關停了事。到如今只有高大壯觀的廠房屹立不倒,彷彿在述說著曾經的輝煌歷史。 

 戰遠的父親戰文武原本是鎮政府的司機,後來自己買了卡車跑運輸,母親趙琴原本是紅土崖村的小學教師,下崗後租了紡織廠的門面開了個小店,賣一些文具勞保之類的小商品,收入不高,但也能維持生計。 

 說來也是怪,國營的廠子高喊著經營困難,個體的小廠子卻混的風生水起,圍繞著木材資源衍生出十幾家大大小小的板材加工廠、原木加工廠和地板粗加工廠等等,造就一批暴發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