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笙 作品

第33章 生存的基本需求

 衣食無憂的人總會覺得,只要努力工作,就會得到幸福的生活。在當權者們看來,轄區的老百姓們在他們的帶領下,也都可以安居樂業,幸福快樂,美滿富裕。然而,有光的地方,就會有影子。社會也存在著另一面,霓虹燈下有血淚,高高在上的人不瞭解那些黑暗面,看不到那些為了生存苦苦掙扎的人們。底層生活的民眾,沒有高學歷,沒有強力的背景,甚至沒有固定的收入。他們過著寅吃卯糧的日子,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甚至不敢生病。崇高的理想在他們面前毫無意義,為了活下去,作為人的尊嚴和身體的健康都不值一提。 

 林區老百姓的耕地面積很少,甚至有些人根本沒有耕地,也沒有生存的保障,他們能夠依靠的,只有一個月幾百塊的工資,卻也經常被拖欠。在這樣的環境下,想要一家人活下去,就只能鋌而走險,也直接導致了盜伐林木的現象屢禁不止。一些膽大的人,把212吉普車或者金盃車改裝一下,就能夠運輸兩三立方米左右的木頭,一次能賺幾百塊錢,這已經相當於一個多月的工資了。一些更有能量的人,不甘於小打小鬧,用各種手段打通上下的環節,用個把月的冒險,換取巨大的收益。這類案件的破案率一直很低,幾乎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或者被擱置起來,或者不了了之。一方面是盜伐林木的團伙越來越多,越來越猖獗。另一方面,卻是林業部門的無能為力。 

 也正是因為這類團伙得不到有效的打擊,更加助長了此類情況的泛濫。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山城的各個鄉鎮都有此類情況的發生。一些有原則的森警即使撞見了,要麼無力制止,要麼受制於一些權勢,只能罰些款了事。一些盜伐團伙還會提前和森警或林業部門打招呼,明知道他們在違法犯罪,卻不敢抓捕。原因很簡單,他們有實力也有後臺,輕則被人暴打一頓,重則會把木材檢查站長和森林公安派出所長一擼到底。 

 回到林業局的時候,已經是早上五點多了。孫辰源很是興奮,完全沒有一點睏意。他束手束腳了這麼久,今天終於是揚眉吐氣了一回。一路上都和陸春華談論不休,對於這次抓捕行動,他明顯很不滿意,招呼了秦祥和劉建國劉建軍三人,急衝衝的跟在陸春華的後面,進了辦公室後,便開始介紹著他掌握的幾個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