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乾不白乾 作品

第10章 招聘

 往生堂招收儀倌是有一個固定時間的,十月二十四這天,也是往生堂唯一不接客的一天。

 “這,人有點少啊……”

 跟著胡桃來到堂前,胡鬧大概掃了一下門外等候的人,大略估計是不足雙手之數的。

 不過這也正常,往生堂的儀倌嘛,在璃月就是標準的社會地位高但沒什麼人想當,除了培訓學習麻煩外,還有著不吉利之類的想法。

 不知是否也是出於這種考量,所以從古至今,往生堂招人都有兩條不成文的規矩,無父無母無牽無掛之人優先。

 同時年齡要在8歲以上,30歲以下最佳。

 往生堂能“壟斷”璃月喪葬業這麼久,很大一個原因便是,這在前期其實是一個特別賠錢的生意。

 培訓一個合格的儀倌最少需要三年,這期間為了讓他一心學習,往生堂給出的待遇是包吃包住,每月3000摩拉的月錢。

 別看這個待遇好像不算有多好,一個學徒出師之前,除了幫忙做些雜活,例如待人接物之類的,其他一律是隻許看不許動的。

 以此為條件,這三年就相當於白養一個人,哪怕不算教學損耗的費用和知識的價值,只算吃穿用度、月錢,培養一個學徒出師大概就要30萬摩拉。

 而辦一場普通規格的葬禮的費用大概是兩萬元,一場葬禮也肯定不能只靠一個人來操辦,哪怕他能接過最麻煩最耗時間的儀式,可仍舊需要至少四個人幫忙其他事情。

 於是這兩萬的進賬還要再平分成五份,給他算大頭佔一半,一場葬禮可以掙一萬,光是掙回培養他的費用,就得三十場普通規模的葬禮。

 更別提,一些窮苦人家辦葬禮,按照往生堂的規矩,那是要半送的,客人只要訂一口壽材,哪怕是兩千摩拉的壽材,兩萬摩拉的葬禮,包括其它一應用度,往生堂送你。

 這些都是胡鬧從胡桃那裡看了賬本之後才知道的,這麼多年往生堂沒倒閉,多虧有總務司的固定進項以及那些大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