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翰 作品

第199章 見招拆招

 這頓飯,寒雲吃得很開心,學子們吃得也很開心。 

 那群鄭州官員就吃得難受了。吃完後就要考慮站隊的問題,是站隊眼前權大的寒雲,還是站隊寒雲走後勢大的鄭家? 

 酒足飯飽,寒雲未做過多停留,謝過鄭簡的招待後,領著眾官和學子離去。 

 “各地安排人去看看,他是怎麼救災的?”鄭簡給管家安排道。 

 他知道首批從長安運來的糧食已經到了洛陽,最先湧向洛陽的災民已經穩定。 

 後續糧食正源源不斷從各地向河南道和河北道兩地運輸。 

 當鄭簡知道劍南道眉州蘇家和寒雲的關係後,也就不再詫異能有大批的糧食從益州、眉州調出。 

 劍南道本就是糧食主產區,而且極少天災,可謂風調雨順的好地方。 

 現在,鄭簡想知道的是,寒雲要如何分配糧食和安排受災的百姓。 

 在鄭簡看來,人的貪性不可低估。 

 小半天后,管家來報:“主家,州府司戶和滎陽縣丞拜訪。” 

 鄭簡一聽,才離開小半天后招就來了:“引他們進堂。” 

 聽見州府的司戶來了,鄭簡就知定和前段時間入鄭家奴籍的百姓有關,今日他都放了話,如今奴農不放也得放。 

 兩官員見了鄭簡,先是恭敬稱呼一聲:“老太公。”然後各自拿出一份官府公文。 

 鄭簡接過一看,州府公文上寫明,鄭州八縣百姓因典當田地而入籍鄭家農籍的人數。 

 另一份縣衙公文卻是向鄭家借用農具、工具和畜車。神奇的是,後面還標出了用糧食折算市價的租用費用。 

 第一份州府公文,鄭家只是粗看一遍,隨手交給了管家鄭隨,安排他去辦理。 

 第二份不知何意,問了一句:“不知副使向鄭家借用這些是為何?” 

 滎陽縣丞趕緊解釋道:“按照救災規範,家中已經斷糧的百姓,除去年老和年幼者,皆出勞動力,修繕水利或道路。縣衙按照出工以糧折銅。只是各家百姓並無足夠的工具和畜車,故而按市價向老太公租用。” 

 “鄭州八縣均是如此?”鄭簡問道。 

 “救災規範乃是賑災內閣統一制定,不光鄭州八縣,但凡河南道和河北道受災之地均按此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