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無為 作品

第48章 災難(十二)

 正月十五。 

 為了慶祝復航,也為了慶祝元宵節。方寒親臨港口舉行通航儀式。 

 整個東軒街全都掛著綵綢,綵綢直通清風裡港。家家戶戶都高掛鮮紅的燈籠,門楣上的紅對聯還洋溢著喜慶。 

 清風樓前的空地上,一些人正在忙碌的修葺著祭祀要用的高臺。樓下,另一隊人馬正拿著紅色綢花往屋脊上掛。港口沿岸,許多光著膀子皮膚黝黑的縴夫正拿著工具敲擊停泊的船邊剛結的冰。頂樓兩側,兩個長長的紅綢被放下來,正好蓋在了清風樓兩側。 

 “主上到!” 

 命令被一層層的傳到了清風樓。 

 金契下樓迎接。 

 周圍忙碌的人自動跪成了兩排,屏息凝神的等著方寒大駕。 

 方寒的儀仗隊出現在了金契的視線內,《獨斷》中記載:“天子有大駕、小駕、法駕。法駕上所乘,曰金根車,駕六馬,有五時副車,皆駕四馬,侍中參乘,屬車三十六乘。”就現在方寒的儀仗隊人數和規模來看,連小架都算不上。 

 雖然人數規模遠不如從前,但是該有的威嚴一點兒也沒少。方寒身後的虎賁軍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時刻保持著機敏。 

 “臣,參見主上!”金契在高臺下恭恭敬敬的迎接方寒。 

 “愛卿請起,不必多禮!” 

 “恭請主上上高臺,為通航祈福。” 

 方寒在臺下點好了三支高香,拿著走向高臺。 

 方寒的儀仗隊分列高臺兩側,虎賁軍將高臺圍了起來。 

 眾朝臣分列高臺兩側,注視著方寒。 

 古老的儀式,莊嚴的祭臺,肅穆的官員,淳樸的百姓。方都的人們都萬分關注著這場祭祀盛典。 

 大災之後的人,都帶著最虔誠的心,注視著未來。 

 方寒登上高臺,走向祭臺。 

 祭臺四角是燃燒的火盆,盆裡燃燒的木柴正噼啪作響。正中間是供奉的河神像和香爐,神像兩側是泛著光金盤,金盤裡整齊的擺放著五穀。最邊上是高高懸掛的經幡,此時經幡正隨風輕輕搖晃。像是神明對眼前人的回應。 

 方寒將高香插到香爐裡,閉上眼睛帶著所有人的希望默默祈福。 

 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燃燒的香正發出了一個很漂亮的形狀。 

 方寒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 

 “清風裡港,再次通航!” 

 臺下一片歡呼。 

 這次的通航儀式非常成功,儀式結束後工匠們麻利的拆卸了祭祀高臺,恢復空地原來的模樣。 

 雖然清風裡港口全面通航,但是比起以前的繁榮盛況還是有所差距。 

 上藝閣復學。所以課程都步入正軌。 

 忠苑,策論課。 

 張碩夫子看了看兵書,將書放到了桌子上。一言不發,在他們中間走動。 

 “夫子,今日不講書嗎?”譚鄉問道。 

 “今日不講書。這書中的內容對你們其實已經沒什麼價值了。我們今日講形式。書中講官渡之戰、淝水之戰、赤壁之戰和鉅鹿之戰為以少勝多著名戰役。今日請大家從此四役中總結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吧。” 

 楚玉成思考了一下說:“夫子,學生回答。” 

 “三殿下請講。” 

 “以少勝多看似在人實則在謀,在雙方實力懸殊的情況下謀略就是制勝關鍵。上兵伐謀亦是如此。” 

 “三殿下說的對。”雖然張碩給予了楚玉成肯定,但是看得出這並不是他想要的最優結果。 

 其他人也陸陸續續發表了一些看法,大致都是如此。 

 白嫋看著越來越相似的答案總覺得張碩想要問的並不是什麼什麼“上兵伐謀”。她思考著,不自覺脫口而出:“方都對戰姚都,以少勝多。” 

 “四殿下何意?”張碩問道。 

 “方都重文輕武而姚都重武輕文。方都對戰姚都沒什麼勝算,只能靠謀略,只能靠以少勝多。不然,去年就不會派我兄長去講和了,對吧。” 

 “是。所以我們開設策論,講兵書,總結經驗。就是為了讓你們將來可以成為出謀劃策者,減少我方都的損失。”張碩肯定的說。 

 策論結束,騎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