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焱 作品

第3章 到達知青點

 在這個還沒有全面機械化的年代,牛是隊裡重要的生產力,每頭牛都是公社的寶貴財富,農忙時吃的比人都金貴。 

 出來幫他們拉這麼多行李在大隊長看來都有些捨不得,還想坐上去。門都沒有。 

 碰了一鼻子灰,幾個人也不再鬧什麼么蛾子,默默的跟在牛車後面,秦汐不緊不慢的跟在隊伍中間。 

 回頭看到丁月嬌雖然吃力但也一言不發的跟著,潘雪兒更是抱怨連連,本來二十多分鐘的路程,硬是走了將近四十分鐘。 

 方家村三面環山,一面有水,算是比較富裕村子,知青點就在水庫不遠處的山腳下,離村裡的人家有一定的距離。 

 村裡格局簡單,只有東西一條路,南北都是住家,西面山間有條小路通向張家莊,翻過北面的山便是華家村,南面的山連綿交錯約有七八十平方公里。 

 村裡的人們只敢在山的外圍採些野菜蘑菇,據說裡面深山裡面有黑熊出沒,很多年前隔壁村的獵戶就是被熊給吃了。 

 水庫在村的最東面,與北山中間有一條土路,通向華家村。 

 水庫的下方就是各家的水田與旱田,在田地與南山的中間便是通向鎮裡的道路了。 

 大隊長將人帶到知青點,這會已經下午了,找到特意等著的知青點負責人趙志宏和白秋。 

 讓他們安排新來的知青,說是知青點,不過是三間連在一起的房子,周圍一圈土牆圍了起來,坐西朝東,背靠北山。 

 左邊是男知青在住,右邊是女知青住,每個屋裡都有一鋪炕,中間是廚房,左右各一口鍋,連著兩邊的房子。 

 廚房做飯的同時也能燒炕和火牆,冬天的時候就指著他們取暖呢。 

 知青點院裡有一口井,用來日常生活吃飯用水。前面是一片自留地,後面空地上都是山石,土地比較貧瘠,所以沒有種東西,知青們在院子裡種些蔬菜,澆菜則需要去前面的水庫挑水。 

 後面還有個柴房,閒下來的時候知青們會去山上撿些柴火,以備冬天使用。 

 “你們好,我叫白秋,是女知青點的負責人”女知青二十多歲的樣子,模樣幹練。 

 另一個男知青也道。“你們好,我叫趙志宏,是男知青的負責人,我先帶你們進房間看看,安排一下位置和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