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色蓮花 作品

第60章 開創先河

 村裡的長輩和自己打招呼,李衛國不得不從自行車上下來,站在路邊和他們說話。 

 “畢業了?分配工作了嗎?分配到哪兒了?” 

 一連串問題拋過來,李衛國只得老老實實回答,一旦被人說成不懂禮數,不但自己丟面子,家裡人也會跟著名聲受損。 

 不過,李衛國對這種規矩並不反感。 

 前世的21世紀,物質生活是豐富了,精神生活卻異常貧乏。 

 即便是住在對門的鄰居,幾年都不一定認識,哪怕回到村裡,很多人也是面熱心冷,再也沒有了幾十年前的那種感覺。 

 這年頭,科技和經濟都比較落後,很多事情要街坊鄰居共同合力才能完成。 

 比如蓋房,結婚,甚至是辦喪事,除非人緣太差,一般情況下,全靠街坊鄰居幫襯,真正單打獨鬥的很少很少。 

 今天你幫我,明天我幫你,只要不是那種不懂四六的二百五,很少會無人問津。 

 一路走到家,李衛國不知道下了幾回自行車,凡是遇到的熟人,都要停下來聊上一會兒。 

 當然,這也就是李衛國在外面上學,很少回家才會這樣,如果天天跑來跑去,就不用這麼幹了。 

 李衛國到家的時候,提前得到消息的李母,已經帶著幾個兒媳婦和一幫孫子孫女,站在門口等他了。 

 看見小兒子,李衛國的老媽楊翠花激動得險些沒流眼淚,幾個嫂子也是笑得合不攏嘴,一幫侄子侄女更是激動得又蹦又跳,又笑又叫! 

 儘管學校距離小王莊只有幾十裡,除了放假,李衛國卻很少回家。 

 不是李衛國白眼狼,主要是沒有那個經濟實力。 

 往返一趟,要一塊多錢的車費,對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來說,絕對不是一筆小開支。 

 何況,每週只歇一天,又要跑車站,又要來回坐車,基本上半天就沒了。 

 而且,公共汽車也不是什麼時候都有,一天當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會浪費在路上。 

 花費那麼大,在家又呆不長,就算家人對李衛國再好,他也有心無力。 

 這就是這個年代的常態,不僅是李衛國,他的同學基本上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