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蟾 作品

第135章 新科

 吃過飯,讓家人在蘇府留住,李星寒將宋文遠送至門口,又再度囑咐了幾句,和管家要了馬,自己深夜再次入宮。 

 “早上不是剛走?這怎麼又來了,看來是見過宋文遠了?”朱元璋指了指桌上放著的兩碗甜湯,“邊喝邊說吧。” 

 “大哥看來早就看破一切,知道我今晚要來。” 

 “這話說的,我是你大哥,這世上沒人比我更瞭解你。” 

 兩人捧著湯碗聊起了今天的事情,李星寒趁機問朱元璋是不是準備開科舉了,惹得朱元璋一度以為李星寒是自己肚子裡的蛔蟲。 

 建國已經三年了,是該開放科舉吸納天下的士子,不但朝廷需要新鮮血液,而且這些新鮮血液也會成為制衡這幫老傢伙的人選。 

 既然確定了新科在洪武四年春開放,那最近肯定就要放出消息,讓天下有身份,有舉薦的讀書人進京了,畢竟京師身處南方,也要照顧北方的讀書種子。 

 新科第一榜,自然是要朱元璋主持大局,可李星寒卻不這麼認為,反而問朱元璋太子之位是不是不會再變了。 

 朱元璋一樂,那自然是不變的,在朱元璋心裡,朱標不管是心性和地位以及手段,都要遠高過其他幾個皇子,是皇位繼承的不二人選。 

 在得到了朱元璋肯定的答覆後,李星寒提出讓朱標去主持這次科舉,所有選中的進士,都作為朱標的門生讓朱標調動他們的發展和官位,畢竟朱元璋才四十一歲,最起碼還能當三十年皇帝,這三十年,就是朱標給自己培養班底的過渡期。 

 等繼位之後,不但有這些老的叔伯輩分之人,還有他自己扶植的太子黨,那江山就好坐的多了。 

 朱元璋的威望自是不用多說,可太子終歸是差了一些。 

 李星寒能如此為朱標考慮,讓朱元璋很欣慰,朝臣之首都願意如此輔佐太子,別人自然會有樣學樣,最起碼朱元璋活著的時候是這樣。 

 “那就依你之見,我放棄這次的機會,讓標兒培養一些自己好用的人,等科舉和人事安頓好,標兒也就可以出征了。” 

 朱元璋說道,“兵馬這邊我都也安排的差不多,沈萬三他們戶部這些人也在從各富豪手中抽調金銀以作出徵之用,這三年我沒有怎麼動他們,他們自己恢復的很快,這次拿錢也一點不手軟,我很欣慰,當初讓沈萬三和秦楚入朝為官,是個正確的選擇。”